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旧物里的余温与共赴的晨光

书名:江少怀里的先生 作者:一诉江南忧 本章字数:5564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沈清辞推开门时,客厅的灯光还亮着暖黄的光。母亲坐在沙发上,膝头摊着那本旧相册,指尖正轻轻拂过一张沈清辞高中时的单人照——照片里的少年穿着蓝白校服,背着双肩包站在学校门口,嘴角扬着青涩的笑,阳光落在发梢,连影子都透着少年人的鲜活。

“回来了?”母亲听到动静,抬头看向他,眼底还带着未散的柔光,“跟江先生聊得开心吗?”

“嗯,很开心。”沈清辞走过去,在母亲身边坐下,目光落在相册上,“您还在看这些老照片啊。”

“老了就爱翻这些东西,看着你小时候的样子,总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母亲把相册往他那边推了推,“你看这张,是你十五岁生日那天拍的,江先生还来家里给你送了礼物,是个手工做的航模,你抱着航模笑了一下午,晚上睡觉都要放在枕边。”

沈清辞拿起相册,指尖划过那张泛着浅黄的照片。照片里的自己坐在蛋糕前,怀里抱着一个蓝色的航模,而旁边的江砚辞穿着白色衬衫,正笑着帮他点燃蜡烛,少年时的眉眼已经有了如今的轮廓,只是多了几分稚气。记忆突然翻涌上来,他想起那个航模的细节——江砚辞花了半个月时间,用薄木片一点点拼出来的,连机身的纹路都是用马克笔细细画的,后来搬家时不小心摔碎了,他还偷偷哭了好久。

“那时候我总觉得,江先生这孩子心思细,跟你合得来,没想到后来会闹出那些误会。”母亲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沈清辞的手背,“不过现在好了,你们能重新走到一起,妈比谁都高兴。”

沈清辞合上相册,靠在母亲肩上,声音轻轻的:“谢谢您,妈。如果不是您告诉我的那些事,我可能还会一直抱着过去的偏见,错过他。”

“一家人说什么谢。”母亲揉了揉他的头发,像小时候那样,“快去洗漱吧,早点休息,明天还要陪我去医院复查呢。”

“好。”沈清辞起身,把相册放回抽屉里,转身走向卫生间。水流哗哗落下,冲走了一天的疲惫,却冲不散心里的暖意。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还带着未散去的笑意,想起江砚辞傍晚时的吻,脸颊又微微发烫——原来被人放在心尖上珍视的感觉,是这样踏实又温暖。

第二天一早,沈清辞还没醒,就听到客厅里传来轻微的响动。他揉着眼睛走出卧室,看到江砚辞正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个保温袋,见他出来,笑着挥了挥手:“醒啦?我买了豆浆和油条,还有你爱吃的茶叶蛋,快过来吃。”

“你怎么这么早过来了?”沈清辞有些惊讶,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才六点半,“不是说好了我陪妈去复查就好吗?”

“我不放心,还是过来看看。”江砚辞起身,帮他拉开椅子,“阿姨已经洗漱好了,正在房间里换衣服。你赶紧吃,吃完我们一起去医院,路上也能快些。”

沈清辞坐下,拿起一个茶叶蛋,剥开壳咬了一口,咸淡正好,是他喜欢的味道。他抬头看向江砚辞,对方正看着他,眼底满是笑意,手里还拿着纸巾,随时准备帮他擦嘴角。这样细致的照顾,让沈清辞心里一暖,轻声说:“其实你不用这么麻烦的,公司还有很多事要忙吧?”

“公司的事哪有你和阿姨重要。”江砚辞把一杯热豆浆推到他面前,“快喝,别凉了。今天复查完,我带你去个地方。”

“什么地方?”沈清辞好奇地问。

“到了就知道了,是个惊喜。”江砚辞神秘地笑了笑,没再多说。

吃完早饭,三人一起出门。江砚辞开了车,沈清辞扶着母亲坐在后排,自己坐在副驾驶。路上,母亲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街景,突然说:“好久没这么早出来了,你看这街上的人,都在为了生活忙碌,真好。”

“等您身体好了,我天天陪您出来散步。”沈清辞回头,笑着说。

“好啊,到时候让江先生也一起,咱们去公园打太极,或者去菜市场买菜,回来我给你们做红烧肉。”母亲的声音里满是期待,这些年因为心里的愧疚和身体的不适,她很少有这样轻松的心情。

江砚辞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母子俩,笑着说:“那我可就等着阿姨的红烧肉了,清辞总说您做的红烧肉是最好吃的,我早就想尝尝了。”

“没问题,等我复查结果出来,要是没什么事,下午就给你们做。”母亲爽快地答应下来。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江砚辞停好车,先下车绕到后排,帮母亲打开车门,又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下来。沈清辞跟在后面,看着江砚辞细致的动作,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江砚辞是真的把母亲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顾。

复查的过程很顺利。医生检查完,笑着说:“恢复得很好,再休养一段时间,就能跟正常人一样了,不过还是要注意别太累,饮食也要清淡些。”

“谢谢医生,我们会注意的。”江砚辞连忙道谢,又仔细问了些注意事项,把医生的话一一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生怕漏掉什么。

从医院出来,母亲心情很好,说想去附近的公园走走。江砚辞陪着母子俩在公园里慢慢散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母亲走累了,坐在长椅上休息,沈清辞和江砚辞站在旁边,看着不远处玩耍的孩子,偶尔低声说几句话。

“现在可以说,要带我们去什么地方了吧?”沈清辞看向江砚辞,笑着问。

江砚辞拿出手机,打开一张照片给她看:“你看,还记得这里吗?”

照片里是一栋老式的居民楼,楼前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树干上还刻着两个小小的名字——“清辞”和“砚辞”。沈清辞看到照片,眼睛一下子亮了:“这是我们以前住的老房子?”

“嗯,我前段时间让人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保留了以前的一些东西,想带你们去看看。”江砚辞看着他,眼神温柔,“我知道你一直很怀念那里,也想让阿姨看看,我们以前生活过的地方。”

沈清辞的眼眶微微发热,他没想到江砚辞会记得自己的这个心愿。以前搬家的时候,他总是说,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回老房子看看,没想到江砚辞竟然一直记在心里,还默默把房子买了下来,重新装修好。

“好,我们去看看。”沈清辞的声音有些哽咽,伸手握住了江砚辞的手。

母亲坐在长椅上,听到两人的对话,也笑着说:“好啊,我也很久没回老房子了,正好去看看,说不定还能遇到以前的老邻居。”

三人驱车前往老房子。老房子离公园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车子停在居民楼前,沈清辞下车,看着眼前熟悉的梧桐树,心里满是感慨。树干上的两个名字还在,只是因为岁月的侵蚀,变得有些模糊,但依旧能清晰地辨认出来。

“走吧,进去看看。”江砚辞牵着沈清辞的手,又扶着母亲,一起走进居民楼。

老房子在三楼,打开门的瞬间,沈清辞就愣住了。客厅的布局和以前几乎一模一样,沙发还是以前的款式,只是重新换了布料;墙上挂着的照片,是他和江砚辞小时候的合照,还有他和父母的全家福;就连电视柜上的那个陶瓷花瓶,都是以前母亲最喜欢的那个——当年搬家时不小心摔了个缺口,后来江砚辞让人修补好了,还放在原来的位置。

“怎么样,还喜欢吗?”江砚辞看着沈清辞,轻声问。

沈清辞点了点头,说不出话来。他走到客厅中央,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记忆像潮水般涌来——小时候,他和江砚辞在客厅里玩捉迷藏,江砚辞总是故意让他找到;放学后,两人坐在沙发上一起写作业,江砚辞会耐心地教他做不会的数学题;周末的时候,母亲会做一大桌子菜,喊江砚辞来家里吃饭,两个孩子坐在餐桌旁,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妈,您看,这是我以前的房间。”沈清辞拉着母亲,走进自己的卧室。卧室里的书桌还是以前的那个,书桌上还放着他高中时用的课本和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还有他和江砚辞传过的小纸条;床上铺着蓝色的床单,是他以前最喜欢的颜色;衣柜里,还挂着几件他高中时穿的校服,洗得有些发白,却依旧整齐。

“还记得吗,你以前总爱把校服乱扔,每次都是江先生帮你叠好,放在衣柜里。”母亲看着衣柜里的校服,笑着说,“那时候我总说你,要向江先生学习,做事认真细致,你还不乐意。”

沈清辞想起以前的事情,忍不住笑了:“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总觉得他管得太多。现在才知道,他都是为了我好。”

江砚辞站在门口,看着母子俩温馨的互动,眼底满是笑意。他走到沈清辞身边,轻声说:“你再去我以前的房间看看,还有惊喜。”

沈清辞跟着江砚辞走进隔壁的房间,这是江砚辞以前的卧室。房间里的布局也和以前一样,书桌上放着江砚辞高中时的奖杯和奖状,墙上贴着他喜欢的篮球明星海报。最让沈清辞惊讶的是,书桌上还放着一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星星——那是他以前每天折一颗,送给江砚辞的,没想到江砚辞竟然一直保留着,还放在书桌上。

“你怎么还留着这些?”沈清辞拿起玻璃罐,看着里面的星星,声音哽咽。

“这些都是你送我的礼物,我当然要好好保留。”江砚辞从身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发顶,“那时候你说,折满一千颗星星,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问我想要什么愿望,我说,想和你永远在一起。现在,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沈清辞转过身,抱住江砚辞,把头埋在他的怀里。这些年的思念、委屈、愧疚,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泪水,浸湿了江砚辞的衬衫。江砚辞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轻声安慰着:“别哭了,以后我们会一直在这里,一直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母亲站在门口,看着相拥的两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悄悄退了出去,给两人留下空间。客厅里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地上,温暖而明亮。

过了一会儿,沈清辞从江砚辞怀里出来,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我们出去陪妈吧,别让她一个人等太久。”

“好。”江砚辞牵着他的手,一起走出卧室。

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个旧盒子,见两人出来,笑着说:“你们快来看看,我刚才在衣柜里找到的,是你们以前的玩具。”

盒子里装满了各种玩具,有积木、弹珠、四驱车,还有几个毛绒玩具。沈清辞拿起一个小熊毛绒玩具,笑着说:“这个小熊还是你送我的,那时候我发烧,你抱着它来看我,说小熊能保佑我快点好起来。”

“嗯,我还记得,你抱着小熊睡了好几天,连吃饭都要抱着。”江砚辞笑着说,“后来小熊脏了,你还哭着不让洗,怕洗坏了。”

“那时候多傻啊。”沈清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小熊放回盒子里。

母亲看着两人打闹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以前的遗憾和误会,都已经被时间和爱意慢慢抚平,现在的他们,终于能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地在一起了。

中午,三人在老房子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饭。饭馆是以前常来的那家,老板还是以前的老样子,看到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哎呀,这不是沈家的小子和江家的小子吗?好久没见了,都长这么大了。”

“王老板,好久不见,您身体还好吗?”沈清辞笑着问。

“好,好得很。”王老板笑着说,“还是老样子,给你们做你们爱吃的糖醋排骨、鱼香肉丝,再炒个青菜,怎么样?”

“好,麻烦您了。”江砚辞笑着说。

饭菜很快就端上来了,还是以前的味道,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咸香适中的鱼香肉丝,每一口都充满了回忆。三人一边吃饭,一边和王老板聊天,说起以前的趣事,笑声不断。

吃完饭,江砚辞要去公司处理一些事情,沈清辞陪着母亲回了家。母亲回到家后,就开始忙活起来,说要给两人做红烧肉。沈清辞想帮忙,却被母亲推到客厅:“你坐着休息就好,妈今天高兴,想自己动手做。”

沈清辞坐在客厅里,看着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幸福。他拿出手机,给江砚辞发了一条消息:“妈正在做红烧肉,等你回来吃。”

很快,江砚辞就回复了:“好,我尽快处理完事情,早点回来。对了,晚上我们一起去超市买点东西,给阿姨买些她爱吃的水果,再给你买些零食。”

“好,我等你。”沈清辞回复道,嘴角扬起幸福的笑意。

下午,沈清辞陪着母亲在客厅里看电视,偶尔帮母亲递个东西。母亲一边看电视,一边和他聊着天,说起以前的老邻居,说起以前的生活琐事,气氛温馨而融洽。

傍晚的时候,江砚辞回来了。他手里提着两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水果和零食,还有一些蔬菜和肉。“阿姨,清辞,我回来了。”江砚辞笑着走进来,把袋子放在餐桌上,“我买了您爱吃的苹果和香蕉,还有清辞爱吃的草莓和薯片,另外还买了些蔬菜和肉,明天可以给你们做早餐。”

“你这孩子,怎么买这么多东西。”母亲笑着说,心里却满是感动。

“不多,都是你们爱吃的。”江砚辞走到厨房,看了看锅里的红烧肉,“阿姨,红烧肉快好了吗?好香啊。”

“快了,再炖一会儿就好。”母亲笑着说,“你先去客厅休息,等好了我喊你们。”

江砚辞走到客厅,坐在沈清辞身边,握住他的手:“今天在老房子,还开心吗?”

“嗯,很开心,谢谢你。”沈清辞靠在他的肩上,“我没想到你会把老房子买下来,还装修得这么好,保留了以前的所有东西。”

“只要你喜欢就好。”江砚辞低头,在他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回老房子住,周末的时候,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起做饭,就像以前那样。”

“好。”沈清辞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很快,红烧肉就做好了。母亲把红烧肉端上桌,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是沈清辞和江砚辞最喜欢的味道。

“快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母亲笑着说,给两人各夹了一块红烧肉。

沈清辞咬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忍不住赞叹:“好吃,还是妈做的红烧肉最好吃。”

江砚辞也点了点头:“嗯,太好吃了,比外面饭店做的还香。阿姨,您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母亲被两人夸得合不拢嘴,笑着说:“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很多。”

这顿饭吃得格外香甜。三人一边吃着红烧肉,一边聊着天,说着未来的计划——等母亲身体再好些,就一起去旅行,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周末的时候,一起回老房子住,和以前的老邻居聚聚;过年的时候,一起包饺子,贴春联,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吃完晚饭,江砚辞主动收拾碗筷,沈清辞帮忙擦桌子。两人在厨房里分工合作,偶尔相视一笑,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却有着说不出的默契。母亲坐在客厅里,看着两人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晚上,江砚辞要回去的时候,沈清辞送他到门口。江砚辞转身,抱住他,轻声说:“明天我早点过来,陪你和阿姨去超市,然后我们一起回老房子,把那里的东西再整理一下,好不好?”

“好。”沈清辞点了点头,在他的怀里蹭了蹭,“路上小心,到家给我发个消息。”

“嗯,我会的。”江砚辞松开他,在他的唇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晚安,清辞。”

“晚安,砚辞。”沈清辞看着江砚辞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才缓缓关上门。

回到客厅,母亲已经准备休息了。她看着沈清辞

您看的是关于破镜重圆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破镜重圆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