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透过超市的玻璃幕墙,在货架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绮推着购物车,车轮碾过地板的声响在空旷的通道里格外清晰,与广播里循环播放的打折广告交织成一种琐碎的日常白噪音。
购物篮里,几包红烧牛肉面和一瓶蒜蓉辣酱孤零零地躺着,塑料包装反射着冷白的灯光,寒酸得像在无声宣告他“失业”的崭新身份——就在一小时前,手机银行到账的工资和紧随其后的开除通知,将他毕业一个月个月的职场生涯彻底画上了句号。
空气里浮动着复杂的气息,生鲜区的淡水鱼腥味、烘焙区的甜腻黄油香,还有清洁员刚拖过地的消毒水味,混在一起钻进鼻腔。
陈绮漫无目的地在货架间穿梭,指尖偶尔掠过排列整齐的商品,心里空落落的。
毕业时意气风发的求职宣言还在耳边回响,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家初创公司撑不过资本寒冬,裁员名单上,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走到调味品区拐角,一个趔趄让他猛地停住脚步,差点撞上前方一座“农夫山泉”堆头。
纯净水的蓝色包装层层叠叠,从地面一直垒到齐肩高,棱角分明、稳如泰山,连最顶层的瓶盖都对齐成一条直线。
陈绮忍不住嘀咕:“这理货员手艺真绝,比建筑工砌墙还规整。”
目光从矿泉水堆上移开时,他瞥见了贴在立柱上的A4纸。打印墨水有些晕染,红色马克笔圈出的“招聘理货员”格外醒目。
“要求:男或女,18-50岁,能吃苦耐劳”,工作时间一栏里,早班凌晨五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到九点的标注,像两根细针扎进他的眼睛。待遇栏只写着“面议”,联系人是“老板娘”,后面跟着一串手机号。
陈绮的脚步像被钉在了原地。
失业的焦虑像潮水般涌上来,压得他胸口发闷。
手机里,前同事们讨论新工作的消息还在不断弹出,而他连下个月的房租都没着落。
“能吃苦耐劳”,他在心里重复着这五个字,自嘲地勾了勾嘴角——刚被社会狠狠教训一顿的人,大概也就只剩这点“优点”了。
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悬停了三秒,最终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老土的“恭喜发财”彩铃在耳边响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声都像在拷问他的选择。
直到第三遍彩铃过半,一个略带沙哑的中年女声才从听筒里传来:“喂?哪位?”
“您好,我看到超市的招聘启事,想应聘夜班理货员。”陈绮的声音有些发紧,下意识地攥紧了购物篮把手。
“哦哦,理货员啊。”老板娘的声音顿了顿,“以前干过这行吗?”
“没有。”陈绮老实地回答,心脏怦怦直跳。
“早班可不好熬,凌晨就要来搬货,都是重活,你能扛住?”老板娘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怀疑。
“能!”陈绮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刚毕业,年轻有力气,不怕累。”他把到了嘴边的“失业”两个字硬生生咽了回去,换成了听起来更体面的说法。
“成。”老板娘倒是干脆,“那你明天凌晨五点过来试试,有一个女同事会等你,她带带你。”
“凌晨五点?”陈绮愣住了,他从没在这个时间起过床。
“对,凌晨要卸新到的货,必须早点来。”老板娘的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能起来不?”
“能!”这一次,陈绮的回答斩钉截铁。
与其在家对着泡面桶发愁,不如用早起换一个机会。
“下午有五个小时休息,六点前回来上晚班,到九点结束,没问题吧?”
“没问题!”
“地址你知道吧?就超市后门的员工通道。”
“知道,谢谢老板娘。”
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陈绮握着手机站在原地,望着那座整齐的矿泉水堆,忽然觉得有些恍惚。
不过三分钟的通话,他就从一个失意的顾客,变成了即将上岗的店员,生活的转折快得让他来不及反应。
他低头看了看购物篮里的泡面,自嘲地笑了笑,转身把东西放回货架——明天开始,他大概没时间吃这些了。
走出超市时,暮色已经沉了下来。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得他打了个寒颤。
路边的小吃摊飘来炒粉的香气,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说说笑笑地从身边走过。
陈绮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通讯录里“妈妈”两个字格外醒目。
失业的消息他还没敢说,每次视频通话都只敢报喜不报忧,说自己在公司做得很好,很快就能涨工资。
回到出租屋,狭小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
陈绮把手机扔在床头,瘫坐在椅子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凌晨五点的闹钟设好时,他忽然想起母亲总说他“贪睡”,上学时每次早课都要叫好几遍。
明天,他能准时起来吗?他不知道,但他必须做到。
辗转反侧到后半夜,陈绮才迷迷糊糊睡着。
闹钟响起时,窗外还是一片漆黑,只有远处路灯的光晕在窗帘上投下微弱的光斑。
他猛地坐起来,冷水洗了把脸,抓起提前找出来的旧运动鞋,跌跌撞撞地冲出了家门。
凌晨四点四十五分,陈绮站在了超市后门的员工通道外。
铁门上挂着褪色的“员工入口”牌子,旁边的小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
他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心里既紧张又忐忑。
没过几分钟,一个女生走了过来,,脸上戴着口罩,看不清表情。
看到陈绮时,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撇了撇嘴:“陈绮?”
“是,您好。”陈绮连忙点头,猜这应该就是老板娘说的那个女同事。
“行吧,跟我来,我来教你。”女同事打开铁门,脚步匆匆地往里走,“。”
她语速快得像机关枪,一边走一边絮叨:“货架上的商品要按生产日期排,新货放里面,旧货放外面,别弄反了;易碎的玻璃瓶要轻拿轻放,摔了算你的;补货的时候注意脚下,别踩翻货箱……”陈绮跟在后面,一边“嗯嗯啊啊”地应着,一边打量着这个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仓库里堆满了纸箱,空气中弥漫着纸箱的纸浆味和商品的包装味。
同事扔过来一套蓝色的工装,尺寸明显大了一圈。“给。”
陈绮换上工装,倒有种新奇的感觉。
昨天他还在这里为了买泡面犹豫半天,今天就要为这个超市的货架补货了,这种身份的转变,像一场荒诞的梦。
“拿着。”同事递过来一张打印的货单,又指了指旁边堆得像小山的纸箱,“先从饮料区开始,把这些矿泉水、可乐都摆上货架,注意摆整齐点,别歪歪扭扭的,我待会儿过来检查。”
纸箱沉甸甸的,陈绮抱起一个,才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瓶装水,压得胳膊生疼。
他咬着牙把纸箱搬到饮料区,蹲在地上开始往外拿水。
货架太高,最上层的位置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他来来回回搬了几趟,额头上就渗出了汗珠。
晨光透过窗户慢慢照进超市,货架间的阴影逐渐褪去。
陈绮只顾着埋头摆货,直到肚子“咕咕”叫起来,才发现已经快七点了。
他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看着自己刚刚摆好的货架——矿泉水整齐地排成几列,标签朝外,和昨天看到的那座“水塔”一样规整。
一股莫名的成就感涌了上来,比当初完成公司的项目还要踏实。
八点多的时候,超市开始有了零星的顾客。
陈绮按照同事的吩咐,在货架间巡视,时不时把被顾客弄乱的商品摆正。
有个老奶奶找不到酱油,他耐心地领着对方走到调味品区,看着老人满意地拿起商品,心里暖暖的。
十一点半,早班结束。
同事过来检查了一圈,看着饮料区的货架,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陈绮松了口气,换下工装,走出超市时,阳光已经有些刺眼了。
街角的早餐店还在营业,他买了一碗豆浆和两个包子,坐在路边慢慢吃。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小绮,昨天视频没接,今天上班忙吗?”
陈绮握着手机,心里一阵酸涩。
失业的这几天,他一直不敢接母亲的视频,怕被看出破绽。
现在,他终于有勇气回个电话了。
他拨通了母亲的号码,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母亲熟悉的声音传来:“小绮?今天怎么想起给妈打电话了?”
“妈,我刚下班。”陈绮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掩饰不住的轻松,“跟你说个事,我换工作了。”
“换工作?”母亲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丝担忧,“之前的工作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突然换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没有没有,”陈绮连忙解释,怕母亲多想,“之前的公司规模太小,发展空间不大。这个新工作是在超市做理货员,虽然累点,但稳定,工资也比之前高一点。”
他刻意避开了失业的真相,只捡好的话说。
“理货员啊……”母亲的声音里透着犹豫,“那活儿是不是挺累的?要搬东西吗?”
“不累,就是简单的整理货架,轻松得很。”陈绮笑着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而且公司福利不错,包吃,还能提前下班休息。”
他撒谎了,超市不包吃,下午的休息时间也只是让员工自由安排,但他不想让母亲担心。
“那就好,稳定最重要。”母亲的声音松了下来,“你刚毕业,别太拼,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知道啦妈,我都多大了,能照顾好自己。”陈绮鼻子一酸,连忙转移话题,“对了妈,我今天第一天上班,老板还夸我做得好呢,说我学东西快。”
“真的?那我儿子就是能干!”母亲的声音里满是骄傲,“你从小就踏实,做什么事都认真,肯定能做好的。”
和母亲聊了十几分钟,挂电话时,陈绮的眼睛有些湿润。
他知道,自己说的都是半真半假的话,但看到母亲放下心来,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下午的阳光正好,他沿着路边慢慢走回出租屋,心里不再像之前那样空落落的。
下午五点,陈绮准时回到超市。晚班的工作相对轻松,主要是整理白天被顾客弄乱的货架,给空了的货位补货。
同事偶尔过来巡视,看到他麻利地摆好商品,会随口说一句“不错”。
陈绮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不过用了一天时间。
晚上九点,下班铃声响起。陈绮换好衣服走出超市,夜色已经笼罩了城市。
路边的路灯亮了起来,车流不息,霓虹闪烁。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老板娘说过,试工三天没问题就正式入职,到时候会签合同、发工资。
他走到公交站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忽然觉得心里很踏实。
虽然这份工作不是他大学毕业时憧憬的样子,甚至有些“接地气”,但它像一根救命稻草,在他最迷茫的时候拉了他一把。
货架间的生活虽然琐碎,却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每摆好一排商品,每帮顾客找到需要的东西,都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就。
公交车来了,陈绮踏上台阶,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窗外的夜景飞速后退,他拿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妈,我下班了,明天休息半天,再给你视频。”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笑了。
也许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会有突如其来的失业,会有措手不及的转折,但只要肯低头、肯努力,总能在平凡的角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就像超市里那些被精心摆放的商品,无论包装是否华丽,都有自己的价值。
陈绮望着窗外,心里充满了希望。明天,他还要早起去垒更高的“商品金字塔”,还要在货架间迎接新的顾客。
而这一切,都是新生活的开始。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