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旧套与未凉暖

书名:我策划了他的葬礼 作者:松奈 本章字数:1562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冬雪落得绵密时,林渡在衣柜最底层的收纳盒里,摸到了一双浅灰针织手套——指尖处织着半圈歪扭的条纹,左手手套的食指缝着块米白补丁,是陈砚当年勾破后,用旧毛线补的,针脚歪歪扭扭露在外面,像他当时举着补丁笑的模样:“这样才像咱们的手套,有专属记号。”

这双手套是陈砚织的第三件手工活。那年冬天林渡的手总冻得发红,打字时指尖发僵,陈砚看在眼里,偷偷翻出织围巾剩下的浅灰毛线,跟着视频学织手套。第一次起针就织错了花样,拆了三次,手指被毛线勒出红印,却不肯停,夜里坐在沙发上,借着落地灯的光,一针一针勾织,林渡劝他睡觉,他就把毛线藏在身后:“再织一行,就一行,织好就能给林律师暖手了。”

林渡把手套轻轻展开,毛线被岁月磨得软绒绒的,贴在掌心像陈砚的指尖温度。左手手套的米白补丁格外显眼——是去年冬天他们去公园堆雪人时,林渡不小心勾到树枝,手套破了个洞,陈砚蹲在雪地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毛线和针,当场补了起来,雪落在他的发梢,他却只顾着捏毛线:“补好了还能戴,别扔,这是我织的。”当时林渡笑着说“丑死了”,却在陈砚不注意时,把补好的手套揣进怀里,捂得暖暖的。

他把右手手套套在手上,大小刚好,指尖的条纹贴在指腹,像陈砚当年替他戴手套时的动作——总是先把自己的手搓热,再轻轻撑开手套口,把他的手指一根一根塞进去,最后攥着他的手晃一晃:“暖和吧?我织的就是不一样。”现在手套裹着指尖,暖意在指缝间漫开,连带着心里也暖融融的,仿佛陈砚还在身边,攥着他的手,一起看窗外的雪。

“小林,在家吗?”门外传来张阿姨的声音,带着雪的清冽。林渡赶紧把手套摘下来,放在膝盖上,去开门。张阿姨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冻得硬邦邦的冻梨,笑着说“老家寄来的冻梨,化透了甜得很,给你装几个。以前小陈总说冻梨解渴,冬天吃着过瘾”。

林渡接过竹篮,指尖碰到冻梨的冰凉,却想起陈砚以前吃冻梨的样子——总爱把冻梨放在温水里化一会儿,咬开个小口吸着吃,汁水顺着嘴角流,他还会故意蹭到林渡脸上:“林律师也尝尝,比糖还甜。”林渡把竹篮放在茶几上,指着膝盖上的手套:“阿姨您看,这是小陈给我织的手套,补丁还在呢,戴着手特别暖。”张阿姨凑过来看,笑着点头:“小陈手巧,就是针脚差点,可这份心比啥都暖。”

送走张阿姨后,林渡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把左手手套套在手上,右手捧着温水化冻的冻梨。雪还在落,落在阳台的栏杆上,积了薄薄一层。他咬了一口冻梨,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像陈砚当年递给他的那口,凉丝丝的,却甜到心里。他想起去年冬天,两人坐在阳台看雪,陈砚戴着另一双手套(是林渡买的,黑色的),手里捧着热奶茶,说“等雪停了,咱们去堆个雪人,给它戴你织的小围巾”。现在雪停了,雪人没堆成,可手套还在,回忆还在。

他拿起手机,对着手上的手套和茶几上的冻梨拍了张照,存进“和陈砚的冬天”相册里。然后回到书房,打开那本画着小太阳的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

“陈砚,今天找到你织的手套了,补丁还在,戴着手还是暖的。张阿姨送了冻梨,化透了很甜,我替你吃了一个,像你以前给我尝的那样。雪还在下,阳台积了薄雪,要是你在,肯定会拉着我去堆雪人,给它戴咱们的小围巾。”

写完后,他合上笔记本,把手套放在书桌的暖手宝旁边——暖手宝是陈砚买的,手套是陈砚织的,摆在一起,像陈砚还在书桌前坐着,笑着说“林律师,手套别弄丢了,丢了我可不补了”。林渡摸出口袋里的戒指,放在手套旁边——刻着“陈砚”的那枚,冰凉的金属贴着软绒绒的毛线,像陈砚的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

窗外的雪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落在手套上,浅灰的毛线泛着柔暖的光。林渡知道,陈砚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在旧手套的针脚里,在冻梨的清甜里,在落雪的回忆里,更在他往后余生的每一个需要温暖的冬天里。只要戴着这双手套,只要记得这些味道,哪怕是再冷的寒冬,也会因为这份未凉的暖,变得格外安心。

您看的是关于BE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BE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