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陌生的距离

书名:博君一肖:竹马成双 作者:肖肖是心上的肖肖 本章字数:7147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九月的天空,像被清水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高远而澄澈的蓝。夏末的余威尚未完全散去,午后的阳光依旧带着灼人的力度,但早晚的风已然携来了初秋的凉意,轻轻拂过脸庞,预示着季节更迭的不可逆转。对肖战而言,这个秋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转换,更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他告别了生活了整整十二年的、闭着眼睛都能走遍每一个角落的熟悉街道,背着塞满了崭新文具、辅导书和母亲塞进去的各种吃食的沉重行囊,怀着一颗混杂着期待、忐忑与些许离愁的心,踏入了那所离家需要乘坐近四十分钟校车才能到达的市重点中学——市一中。校车驶离熟悉的街区,窗外的景物逐渐从低矮的民居变成了繁华的商业街,继而掠过一片片正在开发的新区。肖战靠在窗边,看着不断向后飞驰的陌生风景,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旁边坐着的也是新生,大家脸上都带着相似的拘谨和好奇,偶尔有试图交谈的,也很快因为陌生而陷入沉默。车厢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感。当“市第一中学”几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时,肖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校园远比他从照片上看到的要宏伟得多。红白相间、设计现代的教学楼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宽阔得近乎奢侈的操场绿草如茵,标准的塑胶跑道环绕其间,篮球场、排球场一应俱全。穿着统一蓝白校服的学生们三五成群,或步履匆匆地赶往教室,或悠闲地在林荫道上散步,他们脸上带着一种肖战尚未具备的、属于中学生的、介于稚嫩与成熟之间的自信与从容。报到、分班、领宿舍钥匙……一系列流程下来,肖战被一种巨大的、机械般的陌生感包围着。他被分在了初一(三)班,宿舍是位于三楼朝南的六人间。推开宿舍门,一股新家具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另外五个床位已经有人了,行李堆放在地上,室友们正在各自整理床铺。大家互相简单介绍了一下名字和来自哪里,笑容礼貌而疏离。肖战的床位是靠窗的上铺,他默默地爬上去,开始铺床单、套被套。母亲细心地为他准备了 everything,但他笨拙的动作还是暴露了这是第一次离家寄宿。下面传来室友们轻松的谈笑声,他们似乎有的来自同一所小学,有的很快就能自来熟地聊到一起。肖战听着,心里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孤独。在这里,他不再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不再是同学们围绕的中心,他只是一个需要重新开始、需要努力才能不被淹没的普通新生。最初的几天,这种不适感几乎达到了顶峰。课程表排得密密麻麻,学科骤然增多。数学老师的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板书更是龙飞凤舞,稍一走神就跟不上节奏;英语课,那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优雅的女老师几乎全程用英文授课,肖战必须竖起耳朵,连蒙带猜才能理解大意,这让他这个在小学英语还算拔尖的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就连历史、地理这些他曾经颇感兴趣的副科,也因为知识量的急剧膨胀和需要更强的逻辑梳理能力而显得沉重起来。晚自习三个小时,他需要拼命赶作业、预习复习,才能勉强跟上进度。周围的同学似乎都适应得很快,讨论问题时思路清晰,回答提问时对答如流,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悄然收紧。然而,最难以适应的,是夜晚。宿舍晚上九点半准时熄灯。当黑暗降临,喧嚣的校园沉寂下来,白天的忙碌和紧张褪去,另一种情绪便开始悄然滋长。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身下是家里带来的、熟悉味道的褥子,但周围的环境却无比陌生。他能清晰地听到下铺室友翻身时床板发出的“嘎吱”声,对面上铺那个胖胖的男生轻微的鼾声,以及窗外远处城市模糊不清的、如同潮汐般的车流声。这里听不到隔壁王一博睡前可能传来的、模糊的嬉闹声,或者王阿姨温柔的催促“一博,快睡觉了”;也看不到自家窗口那盏温暖的、为他留到很晚的灯光。寂静被无限放大,一种深切的、仿佛被遗弃在孤岛般的孤独感,像冰冷的海水,一点点漫过脚踝,淹没膝盖,最终将他完全吞噬。在这种时候,他会悄悄地把手伸到枕头底下,摸索到那个用彩色包装纸仔细包裹着的小盒子。那是王一博送给他的毕业礼物——一盒玻璃弹珠。包装纸因为时常的摩挲,边角已经有些起毛了。他不敢打开盒子,怕弹珠滚落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太过突兀,惊扰了室友。他只是用手指隔着薄薄的纸盒,一遍遍描摹着里面那些圆润的、大小不一的轮廓。指尖传来硬硬的触感,却奇异地带来一丝心安。在彻底的黑暗中,童年那些鲜活的、带着阳光温度的记忆,便如同黑白电影般清晰地浮现在脑海:王一博摔跤后挂着泪珠却因为一颗糖就破涕为笑的脸;两人分享一根红豆冰棍时,那黏糊糊的甜味和王一博亮晶晶的眼睛;新年夜里,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漫天华彩下,王一博挥舞着仙女棒、大声喊着“战哥新年快乐”时那被烟火照亮的、无比生动的笑脸;还有毕业那天,在梧桐树下,王一博仰着头,将宝贝弹珠塞给他时,那双清澈眸子里强装大方却掩不住的不舍与依赖……“一博现在在干什么呢?”这个念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应该已经睡了吧?会不会又踢被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被老师表扬?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这些琐碎的、关于另一个生命的牵挂,像细小的藤蔓,缠绕着他的心,带来微微的酸涩,却又奇异地冲淡了些许身处异地的孤寂。这盒普通的玻璃弹珠,成了他连接过往安稳岁月的一根坚韧的细线,是他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新环境里,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精神慰藉。他将盒子紧紧握在手心,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点熟悉的温暖,然后才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慢慢沉入并不安稳的睡眠。第一个可以回家的周末,在期盼中显得格外漫长。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时,肖战几乎是第一时间冲出了教室。他飞快地跑回宿舍,胡乱将需要带回家的作业和换洗衣物塞进书包,然后便冲向校车站点。心脏在胸腔里“咚咚”地跳着,混合着归家的急切和一种近乡情怯般的微妙情绪。校车在熟悉的巷口缓缓停下。肖战拎着书包跳下车,深吸了一口空气中熟悉的、带着家家户户饭菜香和淡淡植物气息的味道,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瞬间包裹了他。他刚站稳,目光便迫不及待地投向巷子深处,随即,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那个熟悉的小小身影,果然等在那里。王一博穿着他那套蓝白相间的小学校服,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那个印着卡通恐龙的书包依旧显得比他的身子还大些,被他规规矩矩地背在身后。他站得笔直,像一棵努力扎根的小白杨,眼睛一眨不眨地、专注地盯着校车来的方向,仿佛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很久。当肖战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时,王一博那双原本就很大的眼睛瞬间被点燃了,迸发出一种极其明亮的光彩,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骤然落入其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喜悦和期盼。他下意识地想像过去无数个日子里那样,欢叫着飞奔过去,扑进肖战的怀里。然而,他的脚步刚刚迈开,却仿佛被什么无形的力量绊住了,迟疑地顿在了原地。他只是微微向前倾着身子,小手紧张地攥着书包带子,脸上绽放出一个大大的、却带着点羞涩的笑容。肖战也看到了他。一个星期不见,王一博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是那张白净的、带着婴儿肥的小脸,头发软软地贴在额前。但不知为何,肖战觉得自己好像在这短短一周里又抽高了一点,看王一博的视角似乎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同。他拖着因为装了大量课本而沉甸甸的书包走过去,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笑容,然而,在这久别重逢的喜悦之下,却涌动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短暂分离和不同步成长而产生的生疏感。“战哥!”王一博的声音里充满了雀跃,但比往常稍微克制了一点,音量也控制得恰到好处,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地大喊。“嗯,”肖战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习惯性地伸出手,想像过去无数次的那样,用力地揉一揉他那头柔软的头发。但手臂举到半空,动作却微微一顿,最终,那只手轻轻地、带着点试探性地落在了王一博的肩膀上,拍了拍,“等很久了?”“没有很久!”王一博用力地摇着头,目光却像黏在了肖战身上一样,贪婪地、仔细地打量着他。从他略显疲惫、眼下带着淡淡青黑的眼眶,看到他身上那套崭新的、代表着另一个世界的蓝白中学校服,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崇拜的光芒。“战哥,中学……好玩吗?是不是特别特别大?有没有比我们小学大十倍?”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带着孩子气的夸张。“嗯,是挺大的。”肖战推了推鼻梁上因为最近频繁看书而新配的眼镜,推着行李箱(里面是换季的厚衣服和更多母亲塞的吃食),和王一博并肩往巷子里走。他试图用语言描绘中学那个巨大的、拥有标准四百米跑道的操场,那栋有电梯和多媒体教室的实验楼,还有那个需要排队、菜品丰富的食堂。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描述有些苍白无力,无法将那个真实的、复杂的新世界完整地呈现在王一博面前。而王一博的问题,也大多停留在“食堂的肉包子好吃吗?有妈妈做的好吃吗?”“学校里有没有欺负人的坏学生?战哥你这么厉害,肯定不怕他们吧?”这种简单而直接的层面上。两人之间的对话,第一次出现了一种微妙的、难以言说的“断层”。肖战身处并正在努力适应的那个新世界,它的规则、压力和机遇,是年仅十一岁、还沉浸在小学相对单纯环境里的王一博暂时无法完全理解和想象的。那种曾经毫无障碍的、共享同一个生活圈、对彼此日常了如指掌的亲密无间,仿佛被这短短一周的分离和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划开了一道细微却真实存在的裂痕。肖战说着中学的新鲜事,王一博认真地听着,点着头,但肖战能感觉到,他们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回到家,扑鼻而来的饭菜香让肖战的鼻子一酸。肖妈妈做了一桌子他最爱吃的菜,红烧排骨、清蒸鲈鱼、油焖大虾……饭桌上,父母关切地询问着他在校的一切,从饮食起居到学习情况,再到与室友的相处。肖战尽量挑好的、有趣的说,比如有趣的老师、丰富的社团活动,但眉宇间那份初入新环境的压力、睡眠不足的疲惫,以及偶尔流露出的、对激烈竞争的不适应,还是被细心的父母捕捉到了。肖妈妈不停地给他夹菜,眼神里满是心疼。王一博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小口小口地吃着饭,看似专注,实则耳朵早已竖得像雷达,全力捕捉着关于战哥新生活的每一个字眼、每一个语气。他听到“月考”、“年级排名”、“住宿管理规定”、“奥数选拔”这些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带着沉重分量的词汇,心里隐隐约约地感到,战哥正在飞速地奔向一个他踮起脚尖也看不清、更跟不上的轨道。那种即将被远远抛下的恐慌感,像一颗小小的种子,悄悄埋进了心里。饭后,肖战本想休息一下,却被父母拉着继续聊学校的具体情况,需要准备哪些辅导书,是否需要额外补习等等。王一博几次拿着自己的作业本,假装有问题想去找肖战,都被肖妈妈以“哥哥坐车累了,让他先休息一下,或者你先自己想想”为由温和地支开了。他只好悻悻地回到自己房间,坐在书桌前,摊开数学练习册,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隔壁肖战房间的灯光已经亮起,透过窗帘,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伏案的身影。以前,这个时候他可能已经抱着自己的漫画书或者新得的玩具,熟门熟路地溜过去,赖在肖战的房间里,看他写作业,或者缠着他下盘棋,直到被各自妈妈叫回去睡觉。但现在,那扇熟悉的窗,那盏温暖的灯光,仿佛隔着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世界。他第一次体会到,等待不仅仅是在巷口站一会儿,还有一种等待,是明明近在咫尺,却感觉远在天涯。第二天是周六,肖战有一大半时间需要用来完成中学布置的、量多且难度不小的周末作业。王一博在自己家门口和院子里徘徊了好几次,每次都能透过窗户看到肖战坐在书桌前,眉头微蹙,专注地写着什么的身影。他想起妈妈说的“哥哥学习忙,别去打扰他”,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去敲那扇门。下午,肖战以前小学同班的几个好朋友约他一起去体育场打球,算是给他接风。肖战看着桌上还剩不少的作业,犹豫了一下。一方面,学业压力确实大;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需要和这些即将或已经进入不同中学的旧友保持联系,这也是拓展社交的一种方式。最终,他还是合上了作业本,对母亲说:“妈,我出去和同学打会儿球,放松一下。”王一博正坐在自家门槛上玩一辆小汽车,看到肖战换上了运动服,和几个比他高大健壮得多的男生有说有笑地勾肩搭背走出院子,那几个男生还熟稔地捶着肖战的肩膀,开玩笑地说“上了重点就是不一样啊,架子大了”。王一博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再次袭来,比昨天在巷口等待时更加强烈。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战哥的生活圈子,正在急速地扩大,里面装进了越来越多他不认识的人、不了解的事。而那个曾经以他为中心的小小世界,正在不可避免地萎缩、边缘化。那种被排除在外、不再是唯一的感觉,像细细的针尖,扎得他的心微微刺痛。周末的两天时光,在肖战忙于作业、短暂社交和家庭谈话中,像指缝间的流沙,飞快地溜走了。周日下午,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的时候,肖战又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返校了。书包比回来时更沉,里面塞满了母亲准备的水果、牛奶和各种零食。王一博依旧送他到巷口。这一次,他没有像小时候那样流露出明显的不舍和哭闹,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抿着嘴唇,眼睛像最深邃的潭水,一眨不眨地望着肖战,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进脑海里。晚风吹起他额前柔软的发丝,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竟有了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隐忍的懂事。“在家要听话,好好学习,别总贪玩。”肖战习惯性地嘱咐道,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一点属于“中学生”的、略显老成的口吻。他看着王一博,心里同样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即将回归的、充满压力的学习生活的无奈。“嗯。”王一博乖巧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低下头,在自己衣服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然后掏出一个折得方方正正、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的纸块,递到肖战面前,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战哥,这个……给你。”肖战疑惑地接过,入手是纸张粗糙的质感。他小心地、一层层地将它打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用彩色水笔画的画。画风稚嫩,线条歪歪扭扭,但却能清晰地辨认出内容:两个简笔画的小人,手拉着手,站在一棵用绿色涂满的大树下!天空中是歪歪扭扭、却努力画得金灿灿的太阳,和几朵胖乎乎的云彩。两个小人的脸上都带着大大的笑容,虽然画得不成比例,但那份快乐却几乎要溢出纸面。画的旁边,用铅笔认真地写着一行字,笔画稚嫩,却一笔一划都透着郑重:“祝战哥天天开心。王一博。”纸片的边缘已经有些毛糙,甚至沾染了一点污渍,显然被它的主人反复摩挲、展开又折起过很多次。肖战的心,像是被最柔软的东西猝不及防地重重撞击了一下,酸酸涩涩的感觉瞬间弥漫开来,直冲鼻尖。他仿佛能看到,在过去的这个星期里,在他埋头于陌生题海、辗转于陌生床铺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孩子,是如何在想念他的时候,拿出画笔,笨拙却又无比认真地勾勒出他们在一起时的快乐模样,又是如何珍而重之地写下这句最简单、却最真挚的祝福。这幅画,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让他动容。他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诚地将画纸沿着原有的折痕重新折好,仿佛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然后郑重地放进了自己校服的内侧口袋,紧贴着胸口。他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王一博齐平,看着他那双清澈得能倒映出自己身影的眼睛,非常认真、一字一句地说:“画得特别好,一博。谢谢你。哥哥……很喜欢。非常喜欢。”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补充道,“我会……想你的。在学校,也会天天开心。”王一博听到这句话,眼睛里的光芒更加璀璨了,那点强装的懂事和隐忍瞬间被纯粹的喜悦冲散。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毫无阴霾的、灿烂笑容。“嘀——” 校车的喇叭声在不远处响起,打破了巷口的宁静。车子缓缓驶来,停稳,车门“哗啦”一声打开。肖战站起身,最后揉了揉王一博的头发——这次的动作恢复了以往的熟稔和自然。他背起沉重的书包,拎起行李袋,转身踏上了校车。投币,然后径直走到靠窗的老位置坐下。车子缓缓启动,肖战立刻透过有些脏污的车窗玻璃向外望去。王一博依旧站在原地,小小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拉得很长。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用力挥手,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牢牢地追随着移动的车窗,追随着车窗里那个模糊的身影。直到车子拐过街角,再也看不到那个巷口,再也看不到那个小小的、固执的守望者。肖战靠在微微震动的车窗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胸口内侧口袋那张薄薄的画纸,隔着衣料,仿佛带着王一博的体温,存在感鲜明得惊人,沉甸甸的,压在他的心口。他闭上眼,中学里需要面对的一切——堆积如山的作业、即将到来的月考、复杂的人际关系、严格的住宿规定——再次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带来熟悉的窒息感。但这一次,在这片迷茫和压力的海洋里,他的心锚似乎抓住了一点什么坚实的东西。那不再仅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名为“牵挂”与“责任”的东西。他知道,有些距离,已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时间和空间像一双无形的手,正在将他们推向不同的轨道。他加速奔向一个更广阔却也更复杂的世界,而一博,还停留在那个相对简单纯粹的童年尾巴上。这种不同步,带来了最初的陌生感和沟通的断层。但那条连接着他们的线,那条由无数个夏日冰棍、冬日烟火、秘密基地的低语、病中陪伴的温暖,以及这盒玻璃弹珠和一张稚嫩画纸编织而成的线,似乎也在这场初次的、正式的别离中,被拉扯得更加清晰而坚韧。它没有断,反而在思念的滋养下,变得更加柔韧,更加无法割舍。成长的代价,或许就是开始真正品尝思念的滋味,并意识到肩上开始承担起另一个人的期盼。而对王一博而言,这个周末,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失去”的恐慌和“不同步”的落寞,也第一次学会了将汹涌的、几乎要溢出来的依赖和思念,默默收敛起来,折进一张小小的、充满童真的画纸里。一个在陌生的环境中奋力挣扎、同时思念着过往的温暖;一个在熟悉的原地默默等待、努力消化着成长带来的阵痛。他们的青春序曲,就在这淡淡的惆怅、深深的羁绊、以及那份笨拙却无比坚定的相互牵挂中,悄然奏响了第一个复杂的音符。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多的考验、更深刻的情感纠葛,但此刻,这份跨越了六岁距离的联结,成为了他们各自面对新世界时,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您看的是关于绝对不咕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绝对不咕,催更有用,博君一肖,战山为王,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