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18Hz

书名:十八赫兹 作者:衾无眠 本章字数:2891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实验室的灯光在午夜显得格外刺眼。林夏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组数据输入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显示着这次声波实验的结果——18赫兹,一个接近人类听觉下限的频率。

"再来一次。"她自言自语道,调整了声波发生器的参数。

林夏是物理系的研究生,这个关于低频声波对人类心理影响的实验是她毕业论文的核心。理论上,18赫兹接近人体器官的共振频率,可能引起不适甚至恐惧感,这正是她研究的重点。

按下启动键,实验室里立刻充满了低沉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嗡鸣。林夏感到胸口一阵发闷,像是有人轻轻按压着她的心脏。她记录下自己的生理反应:心率加快12%,皮肤电导率上升。

突然,声波发生器发出一声尖锐的警报,显示屏上的数字疯狂跳动。

"怎么回事?"林夏急忙查看设备。频率读数在17.8到18.2赫兹之间剧烈波动,完全超出了预设范围。更奇怪的是,声压级显示达到了95分贝,远超实验室安全标准。

她迅速关闭设备,但那种压迫感却没有立刻消失。实验室的温度似乎降低了几度,林夏不自觉地抱紧了双臂。

"有人吗?"她回头看向实验室门口,明明知道这个时间不会有人来,却总觉得有什么在注视着她。

电脑屏幕突然闪烁起来,波形图扭曲变形,变成一种林夏从未见过的复杂模式。她凑近屏幕,试图理解这异常现象,却看到波形中隐约形成了一张人脸——模糊但清晰可辨的五官,正无声地对她说着什么。

林夏猛地后退,撞翻了身后的椅子。等她再看向屏幕时,波形图已经恢复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太累了..."她摇摇头,决定结束今晚的工作。收拾设备时,她注意到声波发生器的散热口异常发烫,而实验记录本上多了一页她确定自己没有写过的笔记——潦草的"18Hz"被重复写了十几遍,笔迹越来越重,最后一笔甚至划破了纸张。

林夏撕下那页纸塞进口袋,匆匆离开了实验室。走廊的灯光似乎比平时暗淡,她的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回荡,却总感觉有另一个脚步声在远处与她保持着相同的节奏。

回到宿舍,林夏立即打开电脑搜索18赫兹的相关资料。除了已知的科学文献外,一个冷门的超自然论坛引起了她的注意。帖子标题是《18赫兹:鬼魂的频率》,发帖人声称这个频率能"打开感知超自然存在的大门"。

"荒谬。"林夏嗤之以鼻,却忍不住继续阅读。帖子中提到,18赫兹接近人眼的共振频率,可能导致视觉皮层异常兴奋,产生幻视。更令人不安的是,有大量报告称在这个频率下,人们会感到被注视、听到低语,甚至看到已故之人的影像。

林夏合上电脑,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她躺上床,却怎么也睡不着。每当她闭上眼睛,耳边就会响起那种低沉的嗡鸣,仿佛实验室里的声波发生器仍在运行。

半梦半醒间,她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宿舍角落。那是个年轻男子,穿着过时的格子衬衫,脸色苍白得不像活人。他嘴唇蠕动着,似乎在说什么,但林夏只能听到持续的18赫兹嗡鸣。

"你是谁?"林夏挣扎着问道,却发现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那无处不在的低频声中。

男子抬起手,指向窗外——物理楼的方向。然后,就像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他的影像开始闪烁、扭曲,最终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墙上一个用雾气写成的数字:18。

林夏猛地坐起,浑身冷汗。窗外,天刚蒙蒙亮。她颤抖着打开台灯,发现书桌上放着一本她从未见过的老旧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陈默的实验记录,1993年"。

"这不可能..."林夏的手指抚过那些字迹。陈默是谁?这本三十年前的笔记本怎么会出现在她的房间?

她快速翻阅笔记本,发现里面详细记录了一系列声波实验,频率集中在17.5到18.5赫兹之间。最后一页的日期是1993年11月18日,上面只有一行颤抖的字迹:"它能看到我们了",然后是大量混乱的数学公式和波形图,边缘有暗红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林夏的心脏狂跳不止。她拿出手机搜索"陈默+大学名称",结果令她血液凝固——校报档案显示,1993年11月19日,物理系研究生陈默在声学实验室自杀,死因是"实验事故",具体细节从未公开。

上午九点,林夏顶着黑眼圈来到导师陆教授的办公室。陆教授是系里的资深教授,从教近四十年,或许知道些什么。

"陈默?"陆教授推了推老花镜,表情突然变得警惕,"你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

"我...在一本旧资料里看到的。"林夏没有提及笔记本的事,"他好像也做过声波实验?"

陆教授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陈默是我同学。我们同一年读研,他主攻声学,我研究光学。那件事...是个悲剧。官方说法是实验设备故障导致精神崩溃,但..."他压低声音,"实验室里什么设备都没坏。"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林夏追问。

"没人知道。值班保安说他整晚都听到实验室里有说话声,但进去时只有陈默一个人。第二天早晨,他们发现他..."陆教授做了个割腕的手势,"血溅得到处都是,墙上写满了数字和公式,还有...人脸。"

林夏感到一阵眩晕:"人脸?"

"像声波形成的图案。警方清理了现场,资料也被封存了。"陆教授突然抓住林夏的手,"你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林夏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部分真相:"我的18赫兹实验...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陆教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停止实验!立刻!"他的声音几乎是哀求的,"那个频率...它不正常。陈默死前一周,一直在说18赫兹是'门'的频率。"

"什么门?"

"连接这个世界和...其他东西的门。"陆教授松开手,疲惫地靠在椅背上,"三十年了,我以为不会再有人碰那个频率..."

离开办公室,林夏更加困惑了。科学家的理性告诉她这些都是巧合和迷信,但昨晚的经历又如此真实。她决定去校档案室查找更多关于陈默的资料。

档案管理员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听说林夏要查陈默的事,神秘地笑了笑:"又一个好奇的。每年都有人来问他的事。"

"很多人来查过?"

"大多是物理系的。奇怪的是..."老太太压低声音,"他们后来都转系或者退学了。"

在尘封的档案盒里,林夏找到了当年校报对事件的简短报道和几张模糊的照片。其中一张引起了她的注意——实验室墙上的血迹确实形成了类似声波的图案,而在那些线条中,隐约能看到一张扭曲的人脸,正对着镜头无声尖叫。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照片角落里有一个被血迹部分覆盖的数字:18。

当天晚上,尽管陆教授警告过她,林夏还是回到了实验室。她必须弄清楚真相。设备启动前,她将陈默的笔记本放在一旁,翻到最后一页。

"它能看到我们了..."林夏轻声读出那句话,然后启动了18赫兹的声波发生器。

起初一切正常,只有那种熟悉的压迫感。但十分钟后,实验室的灯光开始闪烁,电脑屏幕自动打开,显示出一个林夏从未见过的程序界面——波形图实时显示着房间里的声波,而在18赫兹的位置,出现了一个异常稳定的峰值,像是某种...回应。

"陈默?"林夏试探性地问道,声音因恐惧而颤抖。

电脑音箱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电子噪音,然后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夹杂在18赫兹的背景音中:"终...于...有人...听...到..."

林夏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她看向实验室角落的镜子,惊恐地发现镜中的自己身后,站着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模糊身影。

"18赫兹...是通道..."镜中的身影嘴唇蠕动着,与音箱里的声音同步,"不要...像我一...样...被困..."

---

您看的是关于悬疑派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悬疑派,催更无用,脑洞,高能预警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