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阁内,苏婉正在调香。北疆战事吃紧的消息传来已有三日,萧昱日夜与大臣商议军务,再未踏入后宫一步。
"主子,徐大人递来的密信。"白芷悄声呈上一枚蜡丸。
苏婉捏碎蜡丸,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兄长安好,刺客乃郑氏死士。"
她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却见纸条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小心近日饮食器具。"
正思索间,忽听外头太监尖声通传:"皇上驾到——"
苏婉匆忙将纸条焚毁,转身迎驾。萧昱一身玄色常服,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显然多日未眠。
"陛下..."她刚要行礼,就被一把扶住。
"免了。"萧昱径直走到案前,目光落在她刚调的香上,"这是什么香?闻着提神。"
"回陛下,是妾身自制的'雪中春信',用梅花、薄荷加少许龙脑..."苏婉话音未落,萧昱已捏起一点抹在太阳穴上。
"北疆战报,你看看。"他突然扔出一卷奏折。
苏婉愕然。后宫不得干政是祖训,他竟...
奏折上详细记载了边境布防与敌军动向。她细细读过,忽然指着一处:"此处山谷看似易守难攻,实则每逢春季地下河泛滥,不宜屯兵。"
萧昱眸光一闪:"你懂兵法?"
"家父...曾教过一些。"苏婉垂眸。事实上,父亲将她当男孩教养,兵书战策无一不授。
萧昱突然铺开一张羊皮地图:"若你是主帅,当如何破敌?"
烛火摇曳,二人对着地图商讨至深夜。苏婉提出以火攻截断敌军粮道,再派轻骑兵绕后突袭的计策,萧昱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妙!"他拍案叫绝,"朕这就传令..."话未说完,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苏婉连忙扶住他,触手却是一片滚烫。这才发现他面色潮红,分明是发了高热。
"陛下染了风寒还熬夜劳神!"她不由责备,转头唤白芷,"快去煮姜汤,再取我妆奁底层那个青瓷瓶来。"
萧昱挑眉:"苏美人好大的胆子,敢训斥朕?"
苏婉抿唇不语,只将浸了冷水的帕子敷在他额头。药取来后,她倒出一粒碧色药丸:"这是家传的'清风丹',最解风寒。"
萧昱就着她的手吞下药丸,唇瓣无意擦过她指尖。苏婉耳根一热,慌忙缩手,却被他捉住手腕。
"婉儿。"他第一次唤她闺名,"三日后朕要赴西山军营,你随驾。"
苏婉心头一跳。皇帝携嫔妃赴军营,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妾身...怕不合规矩。"
萧昱轻笑:"朕就是规矩。"说罢,竟靠在榻上沉沉睡去。
三日后,西山军营。
苏婉一身男装,跟在萧昱身侧。将士们虽好奇,却无人敢多问。议事帐内,萧昱直接将她的计策提出,只说是"幕僚所献"。
老将们初时不以为然,直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都督惊呼:"这...这分明是当年虞将军的战术!"
帐内骤然寂静。萧昱面不改色:"英雄所见略同。就这么定了。"
当夜,主帅帐中。
苏婉正帮萧昱整理军报,忽听外头喧哗。徐峥匆匆进来:"陛下,抓到几个细作,身上有郑家印记!"
萧昱冷笑:"果然坐不住了。"他转向苏婉,"你留在帐中,朕去去就回。"
萧昱走后,苏婉忽然发现案上军报有异——墨迹在边缘处微微发蓝。她蘸水一试,竟浮现出几行小字:"林翊将军中伏,困于黑石谷。"
这是兄长特有的密写之法!苏婉心急如焚,却不敢声张。正踌躇间,徐峥去而复返:"小姐,末将已派心腹前去接应。但..."
"但什么?"
"此事蹊跷。郑家如何得知林将军行踪?除非..."徐峥欲言又止。
苏婉心头一凛:"除非宫中有内应。"
回宫后,苏婉开始暗中培植势力。她借医术之便,为宫女太监治病施药;又利用萧昱赏赐的金银,在六宫安插眼线。
这日,太后突发心绞痛,众太医束手无策。苏婉冒险施针,竟将太后救回。老人家拉着她的手不放:"好孩子,哀家记得你父亲也是武林高手。"
苏婉心头一跳:"太后认识家父?"
"当年先帝病重,多亏虞将军献上的'回阳丹'..."太后忽然噤声,转而道,"下月哀家寿辰,你来做幅百寿图吧。"
寿宴当日,苏婉献上的百寿图惊艳四座——一百个"寿"字竟组成一幅观音像。更妙的是,在阳光下,观音手中的玉净瓶会显现出一个"虞"字。
萧昱看得分明,眼中闪过激赏。宴会后,他携苏婉游御花园,在梅林中突然开口:"太后今日是故意的。"
"什么?"
"她早知道你是虞婉兮。"萧昱折下一枝白梅别在她鬓边,"当年你父亲救过先帝,太后一直记着这份情。"
苏婉怔住。原来在这深宫中,早有人暗中护佑着她。
"陛下..."她刚想说什么,忽见李德全慌慌张张跑来:"不好了!北疆军报,林将军突围时中了毒箭!"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