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学论坛的镁光灯下,肖战将西装第二颗纽扣解开又系上。这个动作在直播镜头里不过一瞬,却让台下第一排的王一博喉结滚动。他认得那枚青玉袖扣,正是三年前肖战在苏富比拍下的那对。
"关于聂鲁达《二十首情诗》的互文性研究,我想用中国古典诗词做个注解。"肖战的声音像浸在梅子酒里的月光,会场穹顶的射灯落在他睫毛上,碎成星星点点的金箔,"诸位可记得《西洲曲》里'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王一博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洇开墨团。大屏幕正展示肖战新诗集《玻璃海》的封面,烫金海浪纹下隐约可见英文草书——"For W". 媒体都猜那是"水"的隐喻,只有他知道十七岁那年在图书馆,自己曾用钢笔在肖战的草稿本上写过"We two"。
茶歇时人群如潮水将两人冲散。肖战倚在落地窗前,看着王一博被法国汉学家围住。那人今天系着松烟灰领带,衬得锁骨处那颗小痣愈发清晰。他想起昨夜修改论文时,电脑文档里藏着未发送的邮件草稿:"今日在古籍库见你俯身校勘,后颈的弧度像极了汝窑天青釉的弦纹瓶。"
"肖教授对北宋诗话的考据令人叹服。"清冷声线惊碎幻梦,王一博不知何时来到身侧,指尖夹着鎏金请柬,"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项目,缺个懂诗词版本学的顾问。"
修复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肖战戴上白手套,翻开那册《淮海居士长短句》的瞬间突然屏息——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张硫酸纸,上面用瘦金体抄着秦观的《鹊桥仙》,而边缘空白处赫然是他熟悉的钢笔字迹:"纤云弄巧原是星图暗语,飞星传恨不过光年情书。王,2009.3.14"
二十岁的记忆呼啸而来。那年春分他在图书馆睡着,醒来时发现被人披了件驼色大衣,怀中的《宋词选注》里多出这张批注。此刻古籍特有的沉檀香里,他听见自己心跳震得耳膜生疼。
"王教授觉得,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下一句..."肖战用镊子轻轻点着修复台上的澄心堂纸,尾音带着江南梅雨般的潮湿。窗外忽起惊雷,暴雨倾盆而下时,他看见王一博摘掉金丝眼镜,喉结上那颗痣在阴影里颤动如将坠的墨滴。
"该是..."修长手指抚过《鹊桥仙》残卷上"忍顾"二字,王一博忽然倾身,龙井茶香混着古籍的沉香扑在肖战耳后,"朝朝暮暮。"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