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勇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同事焦急的声音:“志队,又有新情况!城西郊发现了一具单身女性尸体,同样失去了双脚,和之前的案子高度相似。”
志勇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全身。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的烦躁与不安,说道:“我知道了,马上和华姐、老谢赶过去。”
挂断电话,志勇看向华姐和老谢,他们眼里满是疲惫,但此刻又被新的案情激得精神一振。“又一起案子,城西郊。”志勇简单说道。
老谢捶了下桌子,“这凶手太猖獗了,咱们必须加快速度。”
华姐紧咬嘴唇,默默收拾着检测工具。三人迅速起身,再次奔赴新的案发现场。
一路上,车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车窗外,黑夜像一块巨大的幕布,无边无际,偶尔闪过的路灯,也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区域。志勇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着之前两起案件的画面,那些血腥的场景、受害者惊恐的表情,如同噩梦一般挥之不去。
华姐靠在车窗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外面。她的心里充满了自责,作为痕迹鉴定专家,她本以为从血迹中提取到DNA会是破案的关键,没想到数据库比对却毫无结果。她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在现场找到更多有用的线索。
老谢坐在后排,不停地摩挲着下巴,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在心里盘算着,凶手如此频繁作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变态心理?作案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说明凶手的心理防线正在逐渐崩溃,他随时可能再次犯案。
当他们赶到城西郊时,现场已经被警方封锁。这是一片废弃的工厂区,四周杂草丛生,破败的厂房在月光下投下阴森的影子。志勇、华姐和老谢戴上手套和口罩,小心翼翼地走进案发现场。
厂房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混合着铁锈和灰尘的味道,让人作呕。微弱的手电筒光在黑暗中摇曳,映出墙壁上斑驳的痕迹。在厂房的角落里,躺着一具用白布遮盖的尸体。
志勇缓缓走到尸体旁,伸手揭开白布。眼前的景象和之前两起案件如出一辙: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双眼圆睁,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双脚被齐齐砍断,鲜血早已浸透了身下的地面。
华姐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尸体和周围的环境。她发现,尸体旁边的地面上有一串奇怪的脚印,脚印的纹路和之前两起案发现场的脚印极为相似,但又似乎有些细微的差别。
“志勇,你看这些脚印。”华姐指着地面说道,“和之前的很像,但感觉这个脚印更深一些,好像凶手当时的步伐更重。”
志勇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这会不会意味着凶手在作案时的情绪更加激动?或者是他身上背负了更重的东西?”志勇分析道。
老谢在厂房里四处查看,突然,他在一扇破旧的窗户旁边发现了一些黑色的毛发。“这里有毛发,说不定是凶手留下的。”老谢说道。
华姐赶紧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将毛发收集起来。“希望这些毛发能成为新的线索。”华姐说道。
三人继续在厂房里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然而,除了脚印和毛发之外,他们并没有找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整个厂房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诡异氛围,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们,让人不寒而栗。
“这凶手到底是怎么做到不留更多破绽的?”志勇皱着眉头,低声说道。
老谢拍了拍志勇的肩膀,“别着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咱们把收集到的线索带回去好好分析。”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厂房的时候,一阵冷风吹过,厂房的门“哐当”一声关上了。三人的心里猛地一紧,华姐下意识地抓住了志勇的胳膊。
志勇定了定神,安慰道:“别怕,可能是风。”但他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他们重新打开门,走出了厂房。外面的空气虽然清新了许多,但那股诡异的气息却仍然萦绕在他们心头。
回到警局后,他们立刻对新收集到的线索进行分析。华姐将毛发样本送去进行DNA检测,同时,她再次仔细研究了三起案发现场的脚印。
志勇和老谢则对三名受害者的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试图找出她们之间的共同点。他们发现,三名受害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她们都喜欢在晚上独自外出散步。
“会不会凶手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专门挑选晚上独自外出的单身女性作为目标?”志勇说道。
老谢点了点头,“很有可能。咱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加强对晚上独自外出女性的保护,同时也扩大监控范围,看看能不能找到凶手的踪迹。”
就在这时,华姐拿着检测报告走了进来。她的脸色有些凝重,“毛发样本的DNA和之前血迹样本的DNA一致,说明确实是凶手留下的。但数据库里依然没有比对出嫌疑人。”
志勇听了,心中一阵失落。但他很快调整了情绪,说道:“没关系,我们还有其他线索。接下来,我们要加大对案发现场周边的调查力度,询问更多的居民,看看有没有人在案发当晚看到过可疑人员。”
三人再次分工协作,投入到紧张的调查工作中。志勇带领一队警员对城西郊案发现场周边的居民进行走访,华姐则继续研究脚印和其他痕迹,老谢负责调取周边的监控视频。
志勇和警员们一家一家地敲门询问,但大多数居民都表示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情况。直到他们来到一位老人的家中。
老人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眼神有些浑浊。他告诉志勇,案发当晚他正好起来上厕所,透过窗户看到有一个黑影匆匆从厂房方向走过。
“那个黑影长什么样?”志勇急切地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天太黑了,没看清。只感觉那个人身形很瘦,走路有点驼背。”
志勇心中一动,这和他们之前推测的凶手特征有一些吻合。他继续问道:“您还记得那个人穿的什么衣服吗?”
老人想了想,“好像是一件深色的衣服,具体颜色记不清了。”
志勇谢过老人,带着这个新线索回到了警局。此时,老谢也调取到了周边的监控视频,但由于监控设备老化,画面十分模糊,只能勉强看到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案发时间段出现在厂房附近。
“虽然画面不清楚,但至少能证明有人在那个时间去过案发现场。”志勇说道。
华姐看着监控视频,突然说道:“你们看这个身影的走路姿势,和脚印显示的步伐特点好像有点相似。”
三人仔细观察,发现监控里的身影走路时脚步比较重,和案发现场脚印更深的特征相符。
“看来这个黑影很有可能就是凶手。”志勇说道,“但目前我们掌握的信息还是太少,根本无法确定凶手的身份。”
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依然没有太大的进展。那股诡异的氛围不仅弥漫在案发现场,也笼罩着整个警局。每个人都感到压力巨大,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难以挣脱。
志勇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华姐和老谢也同样如此,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到了极限。
一天晚上,志勇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挫败感。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华姐打来的。
“志勇,我又重新研究了三起案发现场的脚印,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三个脚印虽然纹路相似,但着力点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有可能是凶手故意模仿同一种脚印,但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着力点出现了差异。”华姐说道。
志勇眼前一亮,“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说明凶手在作案时并不是完全冷静和从容的,他也有疏忽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差别,进一步分析凶手的心理状态和行走习惯。”
挂了电话,志勇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定第二天组织大家开一个案情研讨会,把这个新发现和之前的线索结合起来,重新梳理一遍,争取找到新的突破口。
然而,就在他准备休息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看到来电显示,心里不由得一紧……
读者老爷太太们给打个赏吧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