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凉意吹进荷乡,池里的荷花渐渐收了瓣,淡粉的影子隐进碧叶间,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饱满的莲蓬,像缀在绿伞下的绿宝石。宋知暖清晨踩着露水去荷池,手里拎着竹篮,刚走近就听见池埂上的笑声——安安和妈妈正蹲在水边,安安踮着脚伸手够莲蓬,妈妈在一旁扶着她的腰,生怕她摔进池里。
“知暖姐!我们来摘自己的莲蓬啦!”安安看见她,举着刚够到的小莲蓬跑过来,莲蓬顶端还沾着水珠,“我数过啦,这株有十二个莲蓬,比画里的还多!”宋知暖笑着帮她把莲蓬放进竹篮,抬头看见林晚正带着几个认养者往这边走,有人手里拿着去年的认养卡片,有人背着相机,脸上满是期待。
“咱们今天分两组,一组跟着王婶学摘莲蓬,得顺着茎秆往下摸,别把莲子捏破了;另一组去仓库,跟李奶奶学剥莲子、做莲子糕。”林晚拿着小喇叭喊,话音刚落,大家就热闹地分了组。安安拉着妈妈选了摘莲蓬,苏梦璃也拎着小竹篮跟过去,还不忘给每个人递上手套:“王婶说,莲蓬茎上有小刺,戴手套才不会扎手。”
宋知暖跟着去了仓库,刚进门就闻到一股甜香——李奶奶已经蒸好了一锅莲子泥,正往里面加蜂蜜。“知暖啊,你尝尝这个甜度行不行,去年有人说偏甜,今年我少放了点糖。”李奶奶舀了一勺递过来,宋知暖尝了尝,莲子的清香混着蜂蜜的甜,不腻不淡,刚好合适。没多久,摘莲蓬的人就回来了,竹篮里装满了翠绿的莲蓬,大家围坐在桌边,一边剥莲子一边聊天。
“我家孩子特意让我多带点莲子回去,说要跟同学分享‘自己种的莲子’。”有个认养者笑着说,手里的动作不停,剥好的莲子放进白瓷碗里,堆得像小山。宋知暖看着热闹的场景,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的样子——那时荷池还是一片枯茎,如今却满是丰收的欢喜,她拿出手机,把大家剥莲子的样子拍下来,发进了认养者群里,立刻有人回复:“明年我也要来!”
傍晚的时候,莲子糕终于做好了。刚出炉的莲子糕冒着热气,咬一口软糯香甜,还带着淡淡的荷叶香。大家坐在仓库门口的石凳上,手里拿着莲子糕,看着夕阳把荷池里的莲蓬染成金色。安安妈妈忽然拿出一张照片,是安安去年画的荷池图,今年的照片和去年的画放在一起,一个稚嫩一个鲜活,引得大家都笑了。
“对了,我们明年想继续认养这株荷花。”安安拉着宋知暖的手,眼睛亮晶晶的,“我还要画今年的莲蓬,等明年带来给你看。”宋知暖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好啊,我们明天还在这里等你。”旁边的认养者也纷纷说要续认,林晚赶紧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认养的荷花编号。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大家抬头一看,是那对孕妇情侣——女孩怀里抱着个襁褓,男孩提着行李,慢慢走了过来。“我们来履行约定啦,带宝宝来看他的荷花。”女孩笑着说,小心翼翼地掀开襁褓,露出宝宝粉嫩的小脸,“我们给宝宝取名叫‘荷荷’,希望他像荷乡一样温暖。”
宋知暖赶紧递过一块莲子糕,又指了指池里的那株荷花:“你们的荷花结了好多莲蓬,等会儿可以摘几个带回去。”男孩抱着宝宝,女孩站在荷池边,夕阳落在他们身上,画面温柔得像幅画。苏梦璃跑过来,把一个柳编小篮子递给荷荷妈妈:“这是我编的,里面放了莲子糕和干荷叶,你们带回去吃。”
天色渐渐暗下来,认养者们陆续离开,荷池边恢复了安静。宋知暖和林晚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没吃完的莲子糕,看着池里的莲蓬在月光下轻轻晃。“你看,今年的约定完成了,又有了明年的新约定。”林晚笑着说,宋知暖点点头,心里忽然觉得,荷乡的故事从来不会结束,就像这荷池里的莲子,今年落下,明年又会开出新的花,带着新的约定,继续生长。
希望大家喜欢我写的这本小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们也可以提出来在评论区。我都会按照你们的意见去改。这是我第1次写小说,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你们也可以提出来,用读者看到我这个做人的诚意,所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们都可以说出来,在评论区我都会改 谢谢大家的喜欢。如果大家真的喜欢我这本小说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看的,看到你们的留言我也会开心的。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提出意见就好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