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堂内的寂静,持续了远比刘枫讲述时要长的时间。
那寂静并非空无,而是充斥着一种被颠覆认知后的茫然与震动。年轻文修们脸上的倨傲与看戏的神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思与隐隐的悸动。他们习惯了辞藻的竞赛,意境的攀比,却从未想过,一段如此朴实、甚至带着泥土腥气的叙述,竟能如此轻易地撬动他们的心防,让他们仿佛亲身感受到山洞的阴冷、伤口的刺痛,以及那份浸入骨髓的求生渴望。
李默那句平静的反问——“何为叙事?何为共鸣?”——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尤其是保守派的心头。
赵执事的脸色由铁青转为一种难看的酱紫色,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想要引经据典驳斥这“歪理邪说”,却发现任何华丽的理论在李默那赤裸裸的“生命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圣碑的回应是事实,如今人心的共鸣也是事实。他最终只是从喉咙里挤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猛地拂袖坐下,不再看李默一眼。
刘枫更是面红耳赤,僵立在堂中,进退维谷。他精心准备的优美叙事,在对方那近乎野蛮的“真实”面前,一败涂地。
周观察员适时地开口,打破了僵局,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看来,文道之途,确实并非只有一条。李客卿的‘叙事之力’,别开生面,令人印象深刻。此次测评,旨在交流印证,诸位当有所得,不必过于执着胜负之念。”
他轻描淡写地将一场可能升级的冲突化解,既维护了官方的体面,也变相认可了李默的“道”。保守派虽然心中不忿,但在周观察员明确表态后,也只能暂时压下。
测评草草收场。众人散去时,投向李默的目光已然大不相同。少了许多轻视,多了几分探究、忌惮,甚至是一丝隐晦的……渴望?毕竟,一种可能绕过传统苦修、直指人心的力量,对任何渴望变强的人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李默没有在意这些目光,他心中同样不平静。这次“文询”看似是他占了上风,但也暴露了他目前“异道”的一个特点——它极度依赖“故事”本身的质量和情感内核。他就像一个拥有宝库钥匙的人,但宝库里的东西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需要更系统地理解、消化和运用那些来自异界的文化瑰宝。
他随着人流走出论道堂,感觉到一道清冷的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身上。
林雪瑶跟了上来,与他并肩而行,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你做得很好。”她的声音依旧平淡,但李默能听出其中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
“只是取巧罢了。”李默摇了摇头,实话实说,“真要辩论经义,我撑不过三句。”
“道不同,辩之无益。”林雪瑶淡淡道,“能让人心认可,便是道理。你的‘叙事之力’,比我想象的更具……穿透性。”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然后问道:“你讲述的那个‘韩立’,后来如何了?”
李默微微一怔,没想到冰山美人会对故事后续感兴趣。他简略说道:“他活下来了,并且靠着那份谨慎和坚韧,一步步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林雪瑶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但眼神中似乎多了一点什么。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快到文修局门口时,林雪瑶再次开口:“保守派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虽然暂时无法在‘道理’上压制你,但可能会从其他方面施压,或者……寻找你‘异道’的缺陷。”
“缺陷?”李默看向她。
“你的力量,似乎与情绪、与故事的‘类型’密切相关。”林雪瑶分析道,她的思维敏锐得惊人,“热血逆袭的故事能引动战意,求生挣扎的故事能引动共情。但如果……是其他类型的故事呢?比如,绝望的,黑暗的,充满阴谋与背叛的?那样的‘叙事之力’,引动的又会是什么?你的身体和文心,能否承受?”
李默心中凛然。这确实是他未曾深思过的问题。他之前下意识选择的,都是正能量或至少是激励人心的故事。那些充满负面情绪和黑暗基调的作品,他从未尝试过。
“我会注意的。”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林雪瑶的提醒非常及时。
离开文修局,李默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再次来到了藏书阁。他需要更多关于这个世界本质的信息,也需要思考如何系统性地“修炼”自己的异道。
在藏书阁一层那个偏僻的角落,他又翻找起来。这一次,他找到了一些关于“心魔”、“文心蒙尘”的零星记载,多是与修炼急功近利、或遭遇重大挫折导致信念动摇有关。似乎并没有直接提及因“叙事”内容而引动负面力量的案例。
但这反而让李默更加警惕。他的道是全新的,前无古人,所有的风险都需要他自己去摸索和承担。
他盘膝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没有直接修炼,而是开始在脑海中“浏览”那些来自异界的作品。从热血沸腾的《海贼王》,到权谋深重的《琅琊榜》,从温馨治愈的《夏目友人帐》,到压抑绝望的《三体》中部分章节……他细细品味着不同故事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和精神内核,感受着体内七彩灵气随之产生的细微变化。
当他沉浸在一些光明、积极的故事中时,灵气运转平和而温暖,滋养着身心。
当他回想起一些悲壮、惨烈的场景时,灵气会变得灼热而激荡,带着一股决绝的意味。
而当他尝试去触碰那些真正黑暗、充满人性扭曲与绝望的故事片段时,他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七彩灵气陡然变得晦涩、阴冷起来,运转滞涩,甚至隐隐传来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引动了,却又无法顺畅地宣泄出去!
他猛地切断了联想,额角渗出了一丝冷汗。
林雪瑶的担忧是对的!不同“类型”的故事,引动的力量性质截然不同!那些黑暗负面的叙事,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可能是一剂毒药!如果贸然深入,很可能反噬自身!
“看来,不能一味追求力量的强大和多样化,内容的‘筛选’和自身心境的‘承受能力’同样重要。”李默心中明悟,“这异道,远比想象中更加凶险。”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经过一排书架时,目光无意间扫过一本名为《幽夜笔录》的残破古籍,鬼使神差地,他伸手将其取下。翻看一看,里面记录的并非什么修炼法门,而是一些光怪陆离、带着浓郁黑暗色彩的民间志怪传说,文笔诡谲,气氛压抑。
若是以前,他绝不会多看这种书一眼。但此刻,他却隐隐感觉到,这本书里弥漫的那种阴冷、诡异的“气息”,似乎与他刚才尝试触碰黑暗叙事时,体内灵气产生的异动,有着某种微妙的相似。
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或许……了解和掌控黑暗,也是修炼的一部分?一味规避并非良策,唯有理解,方能驾驭?
他将这本《幽夜笔录》借出,带着满腹的思量与一丝对未知的警惕,走出了藏书阁。
他的异道修行,在初步站稳脚跟后,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岔路口——是继续在光明与热血中高歌猛进,还是……尝试触碰那隐藏在叙事之海深处的、危险的黑暗?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