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桂花香气顺着窗缝钻进来时,林渡正蹲在书房角落整理纸箱。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日历,封皮印着“那年花开”,是陈砚前年在超市买的——当时他举着日历冲林渡笑:“你看这花,跟咱们楼下的月季多像,买一本记日子,省得你总忘事。”
日历的边角已经磨得卷了边,每页都留着陈砚的痕迹。林渡翻开三月那页,右上角画着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林律师开庭日,记得带U盘”;五月二十日那页,被红笔圈了圈,下面藏着一行小字“咱们的纪念日,订了林律师爱吃的日料”;就连九月三日林渡的生日,页脚都贴着张浅蓝便签,陈砚写着“蛋糕要巧克力味,别买草莓的,林律师对草莓过敏”。
指尖抚过“过敏”两个字,林渡忽然想起前年生日。他故意说想吃草莓蛋糕,看陈砚急得团团转,最后抱着巧克力蛋糕回来,耳尖通红:“林律师你别吓我,过敏了怎么办?”那天的蛋糕甜得发腻,陈砚却盯着他吃,眼里的光比蜡烛还亮。现在再看日历上的便签,字迹里的慌张好像还在眼前,眼泪慢慢砸在纸页上,晕开浅浅的印子。
翻到十二月那页时,林渡的手指顿住了。那页被折了道深深的痕,上面用铅笔写着“化疗第三次,林渡今天没笑,要多逗他开心”,下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笑脸旁边还沾着点浅棕的咖啡渍——是陈砚当时喝咖啡洒的,他总说“咖啡渍像小太阳,能让林律师笑”。林渡想起那天自己在病房外偷偷哭,陈砚却强撑着精神,给他讲病房里护士的趣事,直到他露出笑才肯歇着。
“小林,在家吗?”门铃响了,林渡赶紧把眼泪擦干,把日历合起来放在书桌上。开门时,张阿姨手里端着个瓷盘,桂花的甜香扑面而来:“刚蒸的桂花糕,给你送两块,秋天吃这个最应景,以前小陈总说你爱吃甜的。”
林渡接过瓷盘,指尖碰到温热的盘沿。张阿姨走进书房,看到桌上的日历,笑着说“这不是小陈买的那本日历吗?去年冬天他还跟我说,要在日历上记满和你的事,等老了一起翻”。林渡点点头,把桂花糕放在日历旁边,轻声说“他记了很多,连我过敏的事都写了”。
送走张阿姨后,林渡坐在书桌前,拿起一块桂花糕。甜糯的口感混着桂花的香,在舌尖散开,像陈砚以前给他买的桂花糖,甜得刚好。他翻开日历的最后一页,是空白的,便拿起笔,在上面写:“陈砚,今天吃了张阿姨做的桂花糕,很甜。你的日历我收好了,上面的每一个日子,我都记得。秋天到了,楼下的桂花开了,你要是在,肯定会拉着我去闻花香。”
写完后,他把日历放进书柜,摆在那本手绘本旁边。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日历上,封皮的“那年花开”四个字泛着淡淡的光,像陈砚还在身边,笑着说“林律师,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林渡摸出口袋里的戒指,放在日历上——刻着“陈砚”的那枚,冰凉的金属贴在纸页上,却让他觉得安心。他知道,陈砚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在日历的每一个标注里,在桂花糕的甜香里,在初秋的微风里,更在他往后余生的每一个被记住的日子里。
窗外的桂花还在香,风轻轻吹着,带着回忆的温度。林渡靠在椅背上,看着书柜里的旧物——日历、手绘本、陶杯、吉他,每一件都藏着他和陈砚的故事。他知道,这些故事不会被忘记,会陪着他,走过一个又一个秋天,把日子过成他们曾经期待的、满是甜香的样子。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