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王府献茶皇觉寺的举动,如同一块精巧的试金石,在京城权贵圈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明面上,这被视为宸王虔诚信佛、尊师重道的美谈,暂时压下了些许关于他“结交方外”的非议。然而,暗地里的波涛,却因此更加汹涌。淑贵妃一党如坐针毡,黄星这番看似坦荡实则暗藏机锋的行动,让他们嗅到了强烈的威胁。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一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意外地撬动了僵持的局面。
那日午后,一位年迈的御史,在朝会后回府途中,所乘马车受惊,老御史摔伤,虽无性命之忧,却需卧床静养。这位老御史素来以刚直不阿闻名,虽不属任何派系,但对漕运旧案中可能存在的贪墨一直心存疑虑。他的意外,本无人会联想到朝争。
然而,黄星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亲自登门探望,言辞恳切,并“无意”中提起,听闻老御史前日还在查阅一些旧年卷宗,甚是辛劳,嘱其定要保重身体。言者似乎“无心”,听者却未必无意。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经由各种渠道传开,竟被解读出多种意味:有人认为是宸王体恤老臣;有人则猜测,老御史的“意外”是否与他正在查的旧案有关?甚至有人暗中议论,是否是有人不想让某些陈年旧账被翻出来?
流言蜚语,往往比真刀真枪更具杀伤力。这若有若无的猜测,像一根刺,扎进了某些人的心里,让原本铁板一块的对手阵营内部,出现了细微的裂痕和猜疑。
黄星在府中得知流言四起,只是淡漠一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对手自乱阵脚,让水变得更浑。他深知,真正的决战尚未到来,目前仍需耐心布局,静待时机。而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皇觉寺的方向。寺外暗探的活动似乎有所收敛,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那条隐秘的联络线变得更加谨慎和重要。
皇觉寺内,邱鼎杰的日子看似平静。他每日诵经、抄录、打理庭院,仿佛真的成了一位与世无争的居士。然而,他敏锐地察觉到,寺中氛围有些异样。新来的挂单僧人行为鬼祟,方丈近日眉头紧锁,连日常送斋饭的小沙弥,眼神也闪烁不定。他心知,风暴正在逼近,只是暂时被黄星营造的“关注”所阻滞。
这夜,月黑风高。邱鼎杰在禅房内打坐,心绪却难以完全宁静。窗外风声呜咽,似乎夹杂着不同寻常的细微响动。他悄然起身,移至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只见院墙角落的阴影里,似有黑影绰绰,无声地对峙着,随即又迅速隐没在黑暗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邱鼎杰的心猛地一沉。那是黄星派来保护他的人,与潜入寺中的不速之客发生了冲突!对方果然还是按捺不住,动手了!而且,选择在黄星“扬言”要求寺请教之后不久动手,其嚣张和急切,可见一斑。
他退回蒲团坐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此刻,他不能慌,不能乱。他点燃三炷清香,插入佛前香炉,青烟袅袅升起,带着宁神静气的檀香气息。他重新盘膝坐好,手结定印,低声诵念《心经》。梵音低回,在寂静的禅房中回荡,试图驱散空气中的杀伐之气,也安抚自己激荡的心绪。他将自己的安危,全然托付于那个在宫墙之内运筹帷幄的人。
与此同时,宸王府书房内,黄星收到了暗卫用信鸽传来的密报——皇觉寺今夜有异动,已被暗中化解,擒获活口一名,正在密讯。
黄星看着纸条上简短的汇报,眼神冰冷如刀。果然来了!他沉吟片刻,提笔写下一张纸条,只有四字:“静观其变。” 然后交给心腹:“速递入寺,交到本人手中。” 他要知道邱鼎杰是否安好,也要让他安心。
同时,他下令:“加审活口,不惜一切代价,撬开他的嘴!我要知道,是谁主使,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这一次,他绝不会再忍让。对手敢动邱鼎杰,便是触碰了他的逆鳞,必须付出代价!
信鸽扑棱着翅膀,消失在夜色中。黄星走到窗前,望着皇城方向。紫宸殿的灯火依旧通明,父皇此刻在做什么?是对这一切洞若观火,还是依旧在权衡制衡?
他想起那日佛前,邱鼎杰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掌心。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那个在古刹中为他祈福的人,也为了他们共同期许的那个未来。
“鼎杰,再忍耐些时日。” 他对着沉沉的夜空,无声低语,“这盘棋,快到收官之时了。待我扫清这些魑魅魍魉,定接你回来。”
夜色更深,皇城内外,暗流愈发湍急。一场围绕着皇觉寺、关乎两个人生死荣辱的暗战,已然短兵相接。而这场暗战的胜负,或将直接影响未来朝堂的格局。黄星知道,他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