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离开后,王一博在休息室里独自坐了许久。他没有再放任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中,而是开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复盘整个事件。
林姐小心翼翼地进来,看到他已经平静下来,松了口气,开始汇报公关处理的进展。
团队已经联系了《无声之境》剧组和那位女演员的工作室,拿到了当晚编剧也在场的证据,并准备了澄清声明,打算在适当时机发布。
“一博,你也别太自责了。”林姐看着王一博依旧苍白的脸色,安慰道,“这个圈子就是这样,真真假假,以后多长个心眼就行。肖老师他……也是在乎你,才会那么生气。”
王一博点了点头:“我知道。林姐,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
他的道歉让林姐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些心疼。她感觉王一博似乎在一夜之间,成熟了一点。
接下来的几天,王一博刻意减少了公开活动,推掉了几个不必要的行程,将自己沉浸在工作和独处中。
他按时去舞室练舞,去录音棚打磨新歌,努力用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和艺术创作来占据思绪,避免自己胡思乱想。
他和肖战的联系变得很少。肖战在剧组进行封闭围读,确实很忙。偶尔的微信交流,也仅限于简单的问候和工作对接,语气礼貌而克制,仿佛又退回到了协议初期的那种状态。
王一博没有抱怨,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感到不安。他明白,这是肖战给他的空间,也是对他的一种考验。他需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正在努力变得可靠。
他开始有意识地练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因为工作压力或外界评论而产生负面情绪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承受或试图靠近肖战来寻求安抚,而是尝试深呼吸,进行正念练习,或者通过剧烈的舞蹈来宣泄。
过程很艰难,收效甚微,共感带来的干扰依旧存在,但他不再那么恐惧和排斥,而是学着与之共存。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王一博刚从录音棚出来,疲惫地坐上车。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肖战发来的消息,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睡了吗?]
王一博的心跳漏了一拍,立刻回复:
[还没,刚出棚。]
那边显示了一会儿“正在输入”,然后发过来一条:
[嗯。别太累。]
依旧是简短的关心,却让王一博紧绷了好几天的神经,瞬间松弛了下来。肖战还在关心他。这种无声的、不给予压力却又存在感十足的陪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王一博感到安心和充满力量。
他看着车窗外流淌的霓虹,忽然很想听听肖战的声音。
他犹豫了一下,拨通了肖战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了起来。那边环境很安静,肖战的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却异常温和:“喂?一博?”
“嗯,”听到他声音的瞬间,王一博感觉这些天的所有坚持和努力都有了意义,“我……刚忙完。你睡了吗?是不是吵到你了?”
“没有,刚好醒了一下。”肖战的声音很轻,“怎么了?有事?”
“没事,”王一博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座椅边缘,“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肖战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叹息,但那叹息里,似乎并没有不悦。
“傻不傻。”肖战的声音里带上了一点无奈的笑意,“这几天……还好吗?”
“还好。”王一博老实地回答,“在练舞,录歌。就是……有点想你。”最后几个字,他说得很轻,带着点不好意思。
肖战又沉默了一下,然后轻声说:“嗯。我也……快了,围读快结束了。”
没有直接回应“想你”,但那句“快了”和语气里的柔和,已经说明了一切。
两人就这样握着电话,谁都没有再说话,听着彼此细微的呼吸声,隔着遥远的距离,却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电话里传来的安静,不再是共感带来的那种空洞的寂静,而是充满了温暖和默契的联结。
过了好一会儿,肖战才说:“很晚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好。”王一博乖乖答应,“你也是。”
“嗯。”
挂了电话,王一博靠在椅背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窗外的夜景似乎也变得格外温柔。
这一次的信任危机,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摧毁了一些东西,但也冲刷出了更坚实的基底。他知道了自己的脆弱和不足,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肖战冷静外表下的在意和包容。
路还很长,风雨或许还会再来。但此刻,握着手机,感受着心底那份因肖战一句话而升起的暖意,王一博觉得,自己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他不仅要治好自己,更要成为一个,足以与肖战并肩同行的人。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