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十一章:携手布防

书名:博君一肖:风雪夜归人 作者:融霜 本章字数:6959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第十一章:携手布防

肖战率领朔雪城主力,如同利剑出鞘,毅然决然地劈开狂暴的风雪,奔赴鹰嘴隘那片注定被鲜血染红的战场。

城门沉重合拢的巨响,仿佛不仅隔绝了内外,也带走了一份坚实的依靠,让留守城内的每一个人心头都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然而,朔雪城终究是历经百年烽火锤炼的钢铁雄城。主帅离去,并未引发丝毫慌乱。一种根植于骨髓的铁血秩序,在严寒与危机中反而愈发凸显。

留守的将领以副统领周耿为首,各司其职,指令清晰,执行果断。城头巡防的士兵目光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白茫茫的雪原;城内街道肃静,唯有运送守城器械和物资的车轮压过积雪,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整座城池,如同一张拉满的强弓,在沉默中积蓄着力量,随时准备应对可能来自任何方向的攻击。

但焦虑如同无形的寒雾,依旧不可避免地弥漫在空气里。尤其是当鹰嘴隘方向的天空,偶尔被隐约的火光映红,或是顺风传来极其微弱的、仿佛幻觉般的喊杀声时,那种对前线战况的未知和对袍泽命运的担忧,便会在每个人心头啃噬。

听雪苑内,王一博无法安坐。暖阁再舒适,炭火再温暖,也驱不散他心头的焦灼。肖战离去时那个深沉如海的眼神,那句重逾千钧的“守好城,等我回来”,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他不是一个习惯于被动等待、接受庇护的人,尤其是在这座城、那个人正面临巨大危险的时候。他必须做点什么,用他自己的方式。

他主动求见了留守的最高将领——副统领周耿。周耿是个面容沧桑、目光锐利的老将,眉宇间带着北境风霜刻下的坚毅纹路。

对于王一博的突然求见,他起初是意外且戒备的。这个江南来的琴师,身份敏感,是少主格外“关照”的人,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却也本能地保持着距离。

“王公子伤势未愈,少主临行前特意嘱咐要好生静养。不知此时前来,所为何事?”周耿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直截了当,语气平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一博站在略显简陋却充满肃杀之气的军务书房中,身姿挺拔如竹。他虽面色仍带着伤后的苍白,但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怯懦或游移。他向着周耿微微躬身,行了一个郑重的礼节,声音温和却清晰有力:

“周将军,在下冒昧打扰,绝非为了自身安逸。如今大军远征,强敌压境,城内留守兵力有限,防务压力必然巨大。王一博虽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更不谙行军布阵之道,但幼承庭训,略通医理药石,也读过几本经世致用的杂书。或可在救治伤患、清点物资、协理后勤,乃至安抚人心等细微之处,略尽绵薄之力。恳请将军允准,让在下能为朔雪城,为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贡献一份心力。”

他的话语诚恳务实,没有文人的迂腐空谈,而是直接点明了自己可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态度不卑不亢,眼神坦荡,让人难以拒绝。

周耿沉默地审视着他,锐利的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当然知道王一博医术不凡,那夜少主肩伤的处理便是明证。眼下城中大夫确实紧缺,尤其是擅长外伤的医者。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寻常文人、也不同于军中粗汉的独特气质——一种沉静的、内敛的,却又蕴含力量的感觉。少主对其态度的微妙变化,他也隐约有所察觉。

权衡片刻,周耿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缓缓开口道:“王公子有此心意,实属难得。既如此,老夫便不做虚言。城西临时设立的医棚,伤兵日益增多,几位大夫已是疲于奔命。公子若不怕血腥污秽,可去那里相助。此外,城中库房存储的药材、绷带等物,也需要精细清点管理,避免战时混乱。这些事务,便可交由公子负责。”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严肃,“但军中法度森严,公子需谨记:一切行动,需听从医官及管事安排,不得逾越权限,更不可私下打探军机要务!”

“将军放心!在下定当恪守规矩,绝不给将军添乱!” 王一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郑重地再次行礼。他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能够真正融入、能够切实付出的机会。

从那一刻起,王一博的身影便彻底告别了听雪苑的静谧。他换上了简便利落的深色棉袍,用一根普通的木簪束起墨发,每日早早便前往城西那片由几个大帐篷临时搭建的医棚。

初入医棚,景象堪称惨烈。血腥气、药味、伤员的呻吟声混杂在一起,冲击着感官。断臂残肢的士兵,高烧呓语的伤员,痛苦蜷缩的身体……这一切,对于生长于云隐阁那般清静之地的王一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震撼。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迅速洗净双手,挽起衣袖,便投入了救治工作。

他先是默默观察,熟悉军中医官的处理方式和流程。很快,他便开始动手。清理创口,缝合止血,正骨固定,他动作精准熟练,力度恰到好处,尤其是那手出神入化的银针之术,既能镇痛安神,又能激发伤者元气,效果奇佳,令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军医都啧啧称奇。

他对待伤兵极有耐心,无论对方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卒,都一视同仁,温言安抚,亲自为重伤者喂药擦拭,没有丝毫嫌弃。他那份源自医者仁心的沉静与专注,仿佛有一种奇异的感染力,能稍稍抚平伤者的恐惧与躁动。

渐渐地,“王先生”这个称呼在医棚里流传开来,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士兵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好奇、疑惑,变成了完全的信任与依赖。

除了救治伤兵,王一博凭借其过人的细致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在协助清点库房物资时,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些药材因存放不当而受潮霉变,有些伤药登记数量与实际库存有出入,甚至还有几批急需的金疮药被压在了不常用的物资下面。他不仅一一指出,还提出了分类存放、建立清晰账目、按需提前备货等建议。周耿得知后,大为赞赏,立刻命人照办,后勤效率显著提高。

他甚至会根据每日送来的伤兵情况,默默分析前线战事的激烈程度和可能出现的伤情类型,提前列出所需药材清单,让后勤有所准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贡献,却在细微处编织成一张更有效、更温暖的后勤保障网,默默支撑着前线的厮杀。

这日黄昏,持续了多日的暴风雪终于显露出颓势,风势渐缓,雪片也变得稀疏柔软。王一博在医棚忙完最后一个伤员的换药,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听雪苑。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清瘦了不少,眼下的淡淡青黑显示出他的辛劳,但他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坚定。

他刚踏入院子,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周耿便脚步匆匆地亲自寻来,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王公子,情况有变!”周耿没有半句寒暄,直接摊开一张绘制着周边地形的牛皮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朔雪城东南方向的一处蜿蜒标记上,“黑水河谷!最新哨探回报,狄戎狡诈,利用我军主力被牵制在鹰嘴隘的机会,派出了小股精锐骑兵,试图绕过我们的主要防线,渗透到这一带活动!”

王一博的心猛地一紧,凝神看去。黑水河谷地势复杂,沟壑纵横,遍布废弃的矿洞和茂密的枯木林,是极易藏匿兵力的地方。

周耿语气沉重:“若让这股狄戎在河谷站稳脚跟,不仅可能窥探到我城防虚实,更可怕的是,他们可以像毒刺一样,随时袭击我们通往后方或侧翼的运输队,甚至骚扰城外尚未完全撤离的零星村落!留守兵力捉襟见肘,大规模搜剿不可能。

必须派出一支精干的小队,前出侦察,摸清敌人的人数、装备和具体藏匿点,若能顺势将其驱离或歼灭最好。但眼下,几位擅长山地侦察的将领都各有重任,这带队的人选……”

周耿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显然为此事极为烦恼。

王一博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那道象征着危险的河谷,大脑飞速运转。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前几日在整理朔雪城书库一些陈旧卷宗时,他曾无意中翻到一本前朝学者撰写的北境地理风物志,并非兵书,只是杂记,但其中对黑水河谷的地貌、矿洞分布、乃至一些因年代久远而鲜为人知的隐秘小径,都有颇为详尽的描述!

“周将军!”王一博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关于黑水河谷,在下或可提供一些线索。”他立刻将自己在那本杂记中看到的详细信息,结合自己对地形地貌的理解,清晰、有条理地向周耿阐述起来。

他不仅指出了几处大型矿洞可能的位置,还分析了几条可能被敌军利用作为渗透或撤退的路径,甚至根据杂记中记载的水源和风向特点,推测了敌人可能选择的扎营地点。

周耿越听越是震惊,眼睛渐渐瞪大。王一博所说的许多细节,比如某个矿洞深处的岔路,某条被山洪冲出的隐秘沟壑,连他这个在北境待了半辈子的老将都闻所未闻!这已不是简单的“略通杂学”了,这简直是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

“公子……公子真乃神人也!”周耿忍不住惊叹,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由衷的佩服,“这些信息太重要了!若果真如此,侦察小队便能避开许多盲区,直捣黄龙,风险将大大降低!” 他兴奋地搓着手,但随即又面露难色,“可是,这带队之人,必须胆大心细,经验丰富,还要能临机决断……”

王一博平静地注视着周耿,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道:“周将军,若信得过在下,我愿随侦察小队一同前往黑水河谷。”

“什么?!”周耿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猛地抬起头,断然拒绝,“不可!万万不可!公子乃千金之躯,更是少主……少主看重之人!岂能亲涉如此险地?刀剑无眼,若有丝毫闪失,老夫万死难辞其咎!”

王一博并未因周耿的激烈反对而退缩,他向前一步,目光沉静如水,却透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坚韧:“将军,在下绝非一时冲动,更非逞匹夫之勇。

理由有三:其一,我对河谷地形了解最深,随队前往,可随时提供准确指引,助小队规避陷阱,提高效率。其二,我精通医术,若小队成员在执行任务中受伤,我可立即施救,增加生还机会。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打在周耿的心上,“守护朔雪城,并非只是诸位将士的责任。我王一博既受此城庇护,承蒙少主活命之恩,便与这座城、与城中百姓休戚与共。值此危难之际,我无法安坐后方。这既是为城尽责,也是……兑现我对肖战少主的承诺。”

最后一句,他说得异常平静,却蕴含着千钧之力。周耿怔怔地看着他,看着这个年轻文人眼中那份超越其外表的勇敢、担当和信义,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想起了肖战父亲在世时,也曾不拘一格,信任和重用过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人。或许,眼前这个青年,正是朔雪城此刻需要的变数。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周耿的脸色变幻不定,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最终,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重大的决心,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好!”周耿重重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杯乱响,“既然公子有此胆魄与担当,老夫便豁出去了,破例一次!但公子必须应我三件事,否则一切免谈!”

“将军请讲!”王一博神色一凛。

“第一,此行一切行动,必须绝对听从侦察小队队长石岩的都尉指挥,不得有任何擅自行动!”

“第二,立刻去换上军中最好的护身软甲,时刻处于队伍最核心的保护位置,不得轻易暴露!”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若遇无法抵御之危险,队长下令撤退时,你必须毫不犹豫,优先确保自身安全,立刻撤离!绝不可恋战或回头!”

周耿的目光如同鹰隼,死死盯着王一博,语气不容置疑:“这三条,公子若能答应,老夫便准你同行。若有一条做不到,此刻便请回听雪苑!”

王一博迎着周耿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郑重抱拳,斩钉截铁地回答:“将军放心!这三件事,在下必当谨记,绝不违背!”

“好!一言为定!”周耿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决绝的神情,“一个时辰后,小队在东南角侧门集合出发!公子速去准备!”

一个时辰后,夜色如墨,风雪虽弱,但寒意依旧刺骨。朔雪城东南角一扇极为隐秘的侧门悄然开启,一支十人组成的精悍小队,牵着战马,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出城门,迅速融入城外无边的黑暗与积雪之中。

王一博内穿周耿提供的紧身软甲,外罩御寒的深色斗篷,脸上也做了简单的防护。他骑在一匹温顺的战马上,身侧是此次行动的队长——斥候营都尉石岩。石岩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刀,浑身散发着一种长期游走于生死边缘的精干气息。他起初对周耿安排一个“累赘”随行极为不满,但军令如山,他只能接受。

马蹄包裹着厚布,踏在深厚的积雪上,只发出极其轻微的“噗噗”声。小队沉默地疾行,按照预定路线,向着黑水河谷方向前进。王一博努力适应着马背的颠簸和严寒,同时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与他脑海中杂记的记载相互印证。

石岩很快发现,这个看似文弱的“王先生”,并非一无是处。他方向感极佳,对道路的判断往往十分准确。尤其是在接近黑水河谷入口时,王一博根据杂记中对一处地标(一块形似卧牛的巨大岩石)的记载,成功指引小队避开了一片看似平坦、实则下方暗藏被积雪覆盖的冰缝的危险区域,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伤亡的意外。

石岩看向王一博的眼神,第一次少了些轻视,多了几分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进入黑水河谷,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幽深。枯死的树木如同狰狞的鬼影,废弃的矿洞张着黑黢黢的大口。借着雪地反射的微弱天光和队员丰富的夜战经验,小队如同灵敏的狸猫,在乱石和灌木间潜行。按照王一博提供的线索,他们果然在一处背风、靠近水源的大型矿洞外围,发现了新鲜的马蹄印、熄灭不久的篝火痕迹,甚至还有丢弃的干粮包装。

“妈的,果然藏在这里!”石岩压低声音,眼中杀机毕露,打了个手势,小队立刻分散隐蔽,进入战斗状态。

接下来的时间是漫长而煎熬的潜伏。他们如同最有耐心的猎人,在冰冷的雪地中一动不动,仔细观察着矿洞方向的动静,判断着狄戎小队的人数、装备和活动规律。王一博的心跳得如同擂鼓,冰冷的汗水浸湿了内衫,寒风一吹,冷得刺骨。但他强迫自己保持绝对的冷静和警觉,将云隐阁修炼的静心法门运用到极致,听觉和视觉都提升到巅峰,协助石岩捕捉着一切细微的声响和异动。

下半夜,机会终于来临。一支五人的狄戎巡逻队例行公事地离开了矿洞营地,向着河谷深处走去。石岩当机立断,决定先吃掉这支小队,削弱敌人力量,再图后续!

战斗在瞬间爆发,激烈而残酷!朔雪城的斥候们如同暗夜中扑食的猎豹,利用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然后弓弦震响,弩箭破空!两名狄戎士兵应声而倒。剩余三人反应极快,嗷嗷怪叫着拔出弯刀,背靠背组成防御阵型,凶悍地反击。

王一博被两名经验丰富的士兵牢牢护在中间一块巨岩之后。他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陷入掌心,看着眼前刀光闪烁,血肉横飞的场景,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目睹生死搏杀,战争的残酷赤裸裸地展现在他面前。他看到石岩的身影如同鬼魅,刀法狠辣精准,每一招都直奔要害;看到朔雪城的士兵们配合默契,以寡敌众,丝毫不落下风,眼神中只有冰冷的杀意和完成任务的无畏。

突然,一名腿部中箭、倒在地上的狄戎士兵,在垂死之际,眼中闪过疯狂的怨毒,用尽最后力气,猛地向王一博这个被严密保护、看似最薄弱的方向,掷出了腰间的备用短斧!斧刃在微弱的光线下划过一道寒芒!

护在王一博身前的士兵反应极快,挥刀格挡,但短斧来势太猛,角度刁钻,刀锋只是擦过了斧柄,未能完全挡住!眼看淬毒的短斧就要劈中王一博的面门!

那一瞬间,王一博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几乎是身体的本能反应,他脑海中闪过云隐阁入门身法中的一招“随风柳”,身体如同失去重量般向后猛地一仰,同时脚下看似无意地一绊一滑!

“嗖!”

短斧带着凌厉的风声,擦着他的额角飞过,锋利的斧刃甚至削断了他几根飞扬的发丝,最终“夺”的一声,深深嵌入了身后一棵枯树的树干,斧柄兀自剧烈颤动!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护着他的士兵惊出了一身冷汗,回头看向王一博的眼神,充满了后怕、庆幸,以及难以置信的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先生,竟有如此敏捷的反应!

王一博靠在岩石上,大口喘息,脸色煞白,心脏狂跳几乎要冲出胸腔。刚才那一刻,他与死亡只有毫厘之差!

战斗很快结束,五名狄戎巡逻兵全部被歼灭。石岩迅速带人清理战场,收缴有用的物品,并将一名重伤未死的狄戎士兵捆绑起来,准备带回去审讯。他走到王一博身边,检查了一下他额角被斧风划出的细微血痕,确认无大碍后,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没有说话,但那坚毅的眼神中,分明传递着“好样的!是条汉子!”的意味。

小队不敢久留,带着俘虏和缴获,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撤离了黑水河谷,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返回朔雪城。

当王一博拖着几乎虚脱却又异常清醒兴奋的身体,踏着晨曦的微光回到听雪苑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他脱下沾染了血腥、寒气与硝烟味的皮甲和斗篷,换回平常的素色长袍,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只是一场梦境。

周耿早已在院中等候,听完石岩详细(尤其是王一博险遭不测和关键时刻的反应)的禀报后,他看向王一博的目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后怕,有感激,更有深深的赞赏。

“王公子……”周耿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上前一步,对着王一博,竟是抱拳,深深一礼,“此次侦察,你居功至伟!不仅提供了关乎成败的关键情报,更在险境中临危不乱,保全自身,协助小队完成任务!老夫……代朔雪城留守的全体将士,谢过公子!”

这一礼,情真意切,重于千斤。

王一博连忙侧身避开,伸手扶住周耿:“周将军万万不可!折煞在下了。此乃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他望向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但他的心思,早已飞向了远方那烽火连天的鹰嘴隘。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那个被层层保护、需要仰人鼻息的“客人”或“囚徒”。他用他的知识、他的勇气、他的担当,真正赢得了朔雪城将士的尊重,也与这座城池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虽然方式不同,但他确确实实地,与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着这道北境的防线。

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价值感和坚韧的力量,如同冰原下的种子,在他心中破土而出,茁壮生长。他知道,在肖战归来之前,他还会继续以他的方式,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需要他的角落,贡献自己的力量。

携手布防,共渡难关。这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正在践行的誓言。

您看的是关于双向救赎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双向救赎,HE,古代权谋,博君一肖,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