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杜甫的《兵车行》Flow
乾元元年秋,秦州荒山中一座破庙里,难民们围坐在篝火旁。周律正在用瓦片敲击《凉州词》的节奏,突然庙门吱呀作响,一个瘦骨嶙峋的青衣人拄杖而入——竟是杜甫!
"子美先生!"周律冲上前扶住。诗圣袍袖破碎,满面尘灰,唯双目如炬。他颤巍巍从怀中掏出一卷血渍斑斑的麻纸:"这一路...某把见闻都记下了。"
难民递来稀粥,杜甫却推开碗盏,突然以杖击地,开口便是惊雷:
"车辚辚!马萧萧!"
两句韵如铁蹄踏心,破庙瞬间死寂。他每念一字,杖头便砸地一声,竟模拟出兵马行进的节奏。
"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突然撕开衣襟,露出肋下箭疮,"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他蹒跚绕行火堆,脚步沉如枷锁拖地。当念到"牵衣顿足拦道哭"时,猛地抓住周律手腕,指甲掐入肉中——那力道里是千万流民的血泪!
周律福至心灵,即兴用Beatbox模拟马蹄声伴奏。杜甫眼中精光暴涨,韵法骤然加速: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诗圣突然揪住一个老农:"你!儿子死在邺城否?"又指向抱婴妇人:"你!夫君碎尸潼关否?"每问一句,难民便哭号应和,竟自然形成复调合唱!
高潮在"边庭流血成海水"处爆发。杜甫夺过烧火棍,在墙上狂书血字!每写一字便念一句,节奏如战鼓催命: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棍尖刮墙之声刺耳,配合周律模拟的乌鸦哀鸣,竟似地狱变相图。
最震撼的是处理"生女犹得嫁比邻"这段。杜甫突然柔声如慈母,轻拍啼哭的婴儿。但念到"生男埋没随百草"时,他猛将烧火棍掷地断裂!碎片飞溅中,老农突然站起,用关中哭丧调接唱: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全场难民应声哭嚎,声浪掀翻屋顶茅草!在这人间惨剧中,杜甫的吟诵如利剑劈开黑夜: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尾音未落,暴雨倾盆。破庙漏雨如泪,杜甫瘫坐在地,咳出黑血。周律要扶,却被他推开。诗圣指天惨笑:"这韵...某宁可不作!"
突然,庙外传来马蹄声。狼牙棒追兵至!杜甫急将血稿塞给周律:"带它走!此韵需传后世!"自己却整衣出门,昂首高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竟是故意引开追兵!
周律藏身神龛,听诗圣在雨中长啸《兵车行》末段,每句都伴着刀剑入肉声。当"天阴雨湿声啾啾"最后一遍响起时,马蹄声远,只剩雨打残碑。
天明时分,周律在泥泞中找回杜甫。诗圣气若游丝,指东方旭日:"记着...韵法不在庙堂,在...苍生啼饥号寒声中..."
怀中的《韵神经》突然发烫,第七块韵骨浮现新字:"诗史"
三年后,周律在江南酒肆听闻人传唱《兵车行》。歌者不知,每句韵脚都凝着那个雨夜的血。而破庙墙上,杜甫的血书被难民悄悄拓印,已成《平乱韵本》在暗处流传...
(第六十六章完)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