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二章:决赛前夜:李白邀月
腊月廿四,小年夜。长安城万家灯火,博士衙门的庭院却清冷如墓。周律正对着一局残棋,棋盘上黑白子厮杀正酣,犹如他此刻心境。窗外忽然传来三急两缓的叩击声——是李白独有的暗号。
推开门,寒风卷着雪沫扑来。李白披着玄色斗篷立于月下,手中提着两坛琥珀色的“石冻春”,眉宇间不见平日的狂放,反有种勘破世事的清明。
“陪某喝一杯。”他不等周律回应,径自踏入庭院,拂去石凳积雪,“明日之后,怕是再难对饮。”
泥封拍开,酒香凛冽。李白仰头灌下大半坛,忽然笑道:“小友可知,某年轻时在岷山学剑,师父说剑道至境是‘无招’。”他指尖蘸酒,在石案画了道弧线,“如今看来,韵法亦然。”
周律心中微动。这是李白首次主动谈及韵法本质。
“杜工部重法度,王摩诘尚意境,某追求的是...”李白望月长叹,“痛快!”他击节而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欢’字才是韵魂!”
周律想起现代音乐理论中的“情感驱动”说,不禁颔首:“前辈是说,技巧为表,真情为里?”
“错!”李白猛然拍案,酒坛震颤,“表里本是一体!就像你这西域韵法...”他忽然眯起眼,“某观察许久,你韵脚里藏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周律后背沁出冷汗。诗仙的直觉竟如此敏锐!
“不必惊慌。”李白轻笑,“某在敦煌见过波斯幻术,在天竺闻过梵呗真言。你这韵法,倒似...千年后的声音。”这话说得玄妙,周律却知他已看透七八分。
月光渐浓,李白醉意愈深。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的陈旧箭伤:“这是某当年救郭子仪落下的。那时以为报效朝廷便是大道...”伤口在月光下如狰狞的笑脸,“如今才懂,庙堂不过是更大的江湖。”
周律想起史书记载:李白曾入永王幕府而获罪。此刻诗仙眼中闪过的,分明是劫后余生的幻灭。
“小友,某羡慕你。”李白又开一坛酒,“你韵法里有种不管不顾的生气,像野马,像山洪。某被‘诗仙’名号所累,反倒作茧自缚。”
这话让周律震惊。原来李白狂放不羁的表象下,竟藏着如此深的束缚!
“你看这月。”李白指天,“皎皎如银盘,可照骊宫,也可照乞丐。韵法当如明月,不分贵贱。”他忽然压低声音,“但长安的月,早已被宫墙框死了。”
子时梆响,李白酩酊大醉。他摔碎酒坛,以碎片在雪地划出北斗七星:“某年轻时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暗,便知盛世将颓...”碎片割破指尖,血染雪地如红梅,“如今星象更凶,小友当早谋去路。”
周律扶他时,触到怀中硬物——是半块虎符!李白悄声道:“高适留的。若事急,可调玄武门守军。”
更惊人的是,诗仙醉倒前,在他掌心写下三字:
“韵通神。”
次日清晨,周律在残雪中发现李白留下的《古风》残稿。最后几句墨迹斑驳: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诗旁有新注:“字字皆血,句句是泪。去矣去矣!”
午时噩耗传来:李白昨夜闯宫献《永王东巡歌》,触怒太子,已被软禁玉真观!周律握紧虎符,明白昨夜种种皆是托孤之举。
是夜风雪大作。周律潜入玉真观,见李白凭窗望雪,脚踝锁着玄铁链。他竟在笑:“小友来得正好,某刚梦到化成白鹤,飞越终南山。”
他从链隙递出卷帛书——是《韵神经》残页!上有批注:“神韵通时,天地共鸣。七骨聚日,可破虚妄。”
“某参悟十年,方知此书真义。”李白指窗外太庙,“那日你引发异象,实因暗合‘天地共鸣’之道。太子恐惧的,正是这撼动皇权的力量!”
更漏三响,李白突然撕下衣襟,血书十六字:
“韵法通天,人心即天。
速携秘要,终南有路。”
侍卫脚步声近,周律急退。翻墙时,他见李白在窗前提链起舞,且歌且笑: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这竟是绝命辞!
雪夜狂奔回衙,周律展开血书。发现背面有荧光粉末绘成的骊山暗道图,标注处正是玄宗闭关的蓬莱殿!
五更时分,密使叩门。来者竟是高适亲兵:“将军密报:安禄山已反!太子欲借清君侧之名诛杀异己,首要目标...就是周博士!”
窗外曙光如血。周律将七块韵骨排成北斗,骨面浮现新字:
“大乱将至,韵法救世。”
他望向终南山方向,轻抚李白所赠短剑。剑穗忽然断裂,玉珠滚地成卦——竟是“遁”象!
(第五十二章完)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