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如同一个盛大的休止符,为兵荒马乱的高三画上了句点。考场外,人声鼎沸,充斥着解脱的欢呼、对答案的嘈杂,以及家长关切的询问。肖战随着人流走出考场,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在攒动的人头里,几乎是本能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王一博就站在不远处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背靠着树干,姿态看似放松,目光却精准地穿过人群,落在了肖战身上。四目相对,没有言语,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的轻松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肖战快步走过去,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感觉怎么样?”
“还行。”王一博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但眼神是温和的。他直起身,很自然地接过肖战手里装文具的透明文件袋,“你呢?”
“解放了!”肖战长长舒了口气,伸了个懒腰,全身的筋骨都仿佛在咔咔作响。卸下了千斤重担,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
接下来的日子,是前所未有的松弛和肆意。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时间仿佛突然变得宽裕而缓慢。他们像所有刚刚解放的高三毕业生一样,投入到一场接一场的散伙饭和同学聚会中。
在喧闹的KTV包厢里,肖战被起哄着唱了一首快节奏的歌,又蹦又跳,活力四射。王一博就坐在角落的沙发里,手里拿着一罐没怎么喝的汽水,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在光影里欢笑的身影,嘴角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浅淡笑意。有同学过来敬酒,他也只是举杯示意,并不多言,但那份生人勿近的气场,似乎柔和了许多。
唱到高潮部分,肖战忽然跑到王一博面前,把另一个话筒塞到他手里,眼睛亮晶晶的:“一起!”
是一首对唱的情歌。包厢里瞬间响起更响亮的起哄声。王一博看着肖战期待的眼神,又瞥了一眼周围看热闹的同学,耳根微红,却并没有推开话筒。他清了清嗓子,有些生硬地跟着旋律唱了起来。他的声音低沉,不算好听,甚至有点跑调,但唱得异常认真。
肖战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和微微泛红的耳廓,心里软成一片,笑着接上自己的部分。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嘈杂的包厢里,竟有种奇异的和谐。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模糊了,只剩下彼此眼中的倒影。
聚会散场,已是深夜。夏夜的风带着温热,吹散了身上的酒气和烟味。两人并肩走在回公寓的路上,路灯将影子拉长又缩短。
“你唱歌……还挺有意思的。”肖战忍不住调侃,嘴角弯弯。
王一博瞥了他一眼,没接话,只是伸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掌心相贴,温热干燥。没有诅咒的强迫,没有紧张的逃亡,只是单纯的、想要靠近的意愿。
肖战的心跳漏了一拍,手指微微蜷缩,然后更紧地回握过去。夜风轻柔,星光稀疏,他们牵着手,慢悠悠地走着,像最普通不过的、刚刚开始恋爱的少年。
填报志愿那天,气氛比高考时还要凝重几分。两人对着厚厚的招生指南和密密麻麻的分数线,头碰头地研究了整整一天。
“A大计算机分数好像又涨了。”肖战指着其中一行,眉头微蹙。那是王一博心仪的专业。
“嗯。”王一博应了一声,目光扫过肖战圈出来的几个新闻传播相关的学校和专业,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C大这个专业,地理位置不错。”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都在权衡。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意味着可能的分离。
最终,肖战先开了口,语气带着豁出去的轻松:“不管了,先按想的报!大不了……异地恋呗!”他说完,自己先有点不好意思,耳朵尖红了。
王一博看着他,眼神深邃。他伸出手,覆盖在肖战放在志愿表的手背上,声音低沉而坚定:“不会异地的。”
他没有解释更多,但肖战听懂了他的意思。他会尽最大努力,让两人去同一个城市,或者,至少是相邻的城市。
志愿表提交上去,剩下的就是等待。这段等待的空窗期,成了他们真正意义上、毫无负担的“恋爱假期”。他们会睡到自然醒,然后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肖战依旧负责天马行空地提议菜单,王一博则负责将他的奇思妙想变成可口的饭菜。他们会去看早场电影,在空旷的影院里分享一桶爆米花,手指在黑暗中悄悄勾在一起。
一个周末的下午,两人窝在沙发里看一部老电影。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房间里光线昏暗,只有电视屏幕的光影闪烁。肖战看着看着,有些犯困,脑袋一点一点地,最终歪在了王一博的肩膀上。
王一博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他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肖战靠得更舒服些,然后伸手,轻轻揽住了他的肩膀。电影里在演什么,他已经完全不知道了,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肩头那份温暖的重量和身边人均匀的呼吸声上。
雨声敲打着窗户,像温柔的伴奏。王一博低下头,看着肖战安静的睡颜,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眼底投下淡淡的阴影。他忍不住,极轻极轻地,在那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吻。
如羽毛拂过,带着珍视和满腔的温柔。
肖战在睡梦中无意识地蹭了蹭他的肩膀,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做了什么好梦。
那一刻,王一博觉得,之前所有的痛苦和挣扎,似乎都值得了。只为换得此刻,这平凡却无比珍贵的宁静与拥有。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是个大晴天。两个厚厚的信封几乎是同时送到公寓的。肖战紧张得手都在抖,撕开信封时差点把通知书扯坏。
“A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他看清上面的字,激动地跳了起来,一把抱住旁边的王一博,“我考上了!老王!我们……”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王一博手里那张通知书上的校名和专业——A大,新闻学院。
同一所大学。
王一博抬起头,看着肖战因为惊喜而瞪大的眼睛,脸上露出了一个清晰而明亮的笑容,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毫不掩饰的得意和喜悦。
“我说过,不会异地。”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张并排摊开的、承载着未来的录取通知书上,也洒在两个相拥的少年身上。他们的笑声回荡在小小的公寓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