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5.嫌疑人

书名:罪途同归 作者:墨色叙白 本章字数:3436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江怿在心中反复纠结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要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陆行舟。

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陆行舟的电话。电话铃声只响了短短两秒,陆行舟便迅速接听了。

“喂,怎么了?”陆行舟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些许疑惑。

江怿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我觉得,那个身影的姿态……很像彦肖。”

陆行舟明显地怔了一下,似乎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他沉默了几秒,然后问道:“李彦肖?你确定吗?”

江怿的语气十分肯定:“嗯,确定。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很了解他。而且我的直觉不会错。”

如同不眠巨兽的眼睛,即使过了午夜,重案组的办公室依旧亮着惨白的灯光。键盘敲击声、电话的短促震铃、以及压抑的讨论声构成了背景音。疲惫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但眼神深处都燃烧着攻克案件的决心。

陆行舟独自占据着会议室的一角。巨大的白板上钉满了旧码头案的照片、地图、人物关系图,错综复杂的线条如同纠缠的毒蛇。他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旁边散落着几张打印出来的、经过锐化处理的监控画面截图。

屏幕上是反复播放的一段录像——旧码头仓库区外围,行动开始前七分钟,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废弃的海星冷冻厂旧址东侧大型储油罐后短暂停留了约五秒钟。

“老陈,是我,陆行舟。” 他压低声音对着加密通讯器,“对,还是那段,时间点锁定在行动前7分15秒到7分20秒之间。关键就在那个储油罐后面。我需要它周围所有可能拍到那个区域的摄像头名单,公共的、私人的,尤其是可能覆盖油罐另一侧或者通向主干道那些小路的……权限我来搞定,越快越好。辛苦了。”

挂断电话,陆行舟靠进椅背,捏了捏发胀的眉心。技术科的老陈是他少数能信任的本地资源。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在屏幕上那个被增强处理过、依旧模糊但轮廓勉强可辨的身影上。

那个整理衣领的动作……那种站立时肩膀微微内收、带着一种刻意收敛存在感的姿态……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他的职业本能。

仅仅因为一个模糊身影的姿态像某个人就起疑,非常不专业,风险也太大。他回想着医院里看到的李彦肖。江怿的挚友,心理医生。他只在那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见过对方一面。

印象中,李彦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外套,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关切,对江怿的照顾无微不至,言语间透着熟稔的默契和深厚的信任。江怿在他面前,那种惯有的紧绷和尖锐似乎都软化了不少。一个完美的朋友形象。

但此刻,当这个模糊的监控影像与记忆中李彦肖的身形,那不经意间流露的,收敛肩背的仪态在陆行舟脑海中重叠时,一股冰冷的违和感油然而生。

一个应该在诊所或家中,与血腥案件毫无瓜葛的心理医生,为何会在行动前夕,鬼魅般地出现在离指挥车仅几十米、一个极其隐蔽的犯罪现场附近?巧合?还是那双隐藏在金丝眼镜后的眼睛,正冷静地注视着一切,包括他最好的朋友在生死边缘挣扎?

陆行舟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思绪。怀疑需要基石。他调出内部系统,输入了李彦肖的名字。

屏幕上弹出的履历堪称完美典范:顶尖学府心理学博士,海外名校进修经历,归国后创立高端私人诊所,与警方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特聘心理咨询师,为包括江怿在内的多位一线警员提供心理支持,评价清一色的“专业”,“可靠”,“极具洞察力”。社会关系简单干净,没有任何不良记录。干净得像一张被精心漂白过的纸。

陆行舟的目光牢牢锁在“长期合作”、“心理辅导”这几个关键词上,眼神变得异常幽深。

这种深入警队核心、拥有“合法”身份和接触机密信息渠道的人如果心怀不轨……他想起了江怿对李彦肖那种近乎本能的、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依赖,想起了李彦肖在医院里对江怿心理状态的“专业评估”和“安抚引导”。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比旧码头雨夜的冷雨更刺骨。

他果断关掉档案页面,手指在键盘上敲击,打开了一个新的加密文档,标题冷硬而直接:「旧码头行动 - 外围可疑观察者(代号:衣领)」。内容条理清晰,不带任何主观臆断:

时间锚点:行动前约7分钟

地理坐标:指挥车停放点,废弃岗亭西北方约80米,废弃海星冷冻厂旧址东侧大型储油罐阴影区。

观测行为: 短暂停留,约5秒。关键动作:整理衣领。右手动作清晰。姿态分析:站立姿态内收。步态观察:转入阴影前两步,步伐间距,抬脚高度需建模分析。

影像特征(初步): 身高估算:178-182cm(依据油罐高度及地面参照物比例尺推算),体型:偏瘦,衣着:深色(具体款式纹理无法辨识),姿态特征:内收肩、特定颈部前倾角度。

关联性排查方向(待验证):

1. 行踪核实:李彦肖,A市警队特聘心理咨询师。当日确切行踪,需不在场证明或目击反证。重点时段:行动前1小时至行动结束。

2. 通讯溯源:其诊所固定电话、个人移动设备(需合法手续)。网络活动在案发时段前后是否存在异常(高频、加密、特定时段静默等)。

3. 间接关联筛查: 其经手的警员(尤其涉及工业区、码头案警员)心理评估报告,是否可能包含非必要案件细节。其诊所访客名单、合作机构是否存在与两案涉案人员/组织潜在交集。

行动指令:

1. 最高优先级:扩大监控源排查。覆盖半径500米,时间窗扩展至前后2小时。

2. 谨慎接触: 侧面、非正式途径核实李彦肖当日活动(避免惊动目标)

3. 间接监控(如有授权):密切关注目标人物对江怿警官的后续治疗接触内容(如有异常心理引导或药物介入迹象,立即上报)。

4. 绝对保密等级: 该线索及调查方向仅限直接负责人知晓。严禁向江怿警官透露。

保存文档,加密级别设为最高。

陆行舟的目光落在“衣领”这个代号和后面冰冷的“最高优先级”、“绝对保密”上。

窗外,A市庞大的阴影在霓虹下起伏,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知道自己可能正站在一个深渊的边缘,而深渊底部,或许正倒映着他新搭档最信任的那张面孔。信任的基石一旦出现裂痕,崩塌只在瞬息之间。

这场无声的狩猎,目标不再是明面上的罪犯,而是隐藏在完美面具下的阴影。

出院后,江怿并没有回家。腹部的伤口和持续的低烧让他无法离开警局太远,他裹着毯子,蜷缩在刑侦队休息室那张硌人的旧沙发上,强迫自己闭眼休息。疲惫像铅块一样沉重,但意识刚一模糊,那熟悉的、粘稠的黑暗便汹涌而至。

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超现实的清晰。

依旧是那个阴森冰冷的废弃仓库,空气里弥漫着浓烈到令人窒息的血腥味和机油混合的甜腻腐烂气息。风穿过破损的窗户,发出尖利如鬼哭的呼啸。墙壁上,大片大片暗绿色的霉斑如同有生命的脓疮,缓缓蠕动,渗出粘稠腥臭的黑液。

他变回了那个惊恐无助的孩童,赤脚站在冰冷湿滑的水泥地上,刺骨的寒意穿透脚心,冻结血液。

沉重的脚步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拖沓、混乱、带着回音,像无数沉重的铁链在拖动,越来越近,将他包围。

他拼命想跑,双腿却像灌了水泥,钉在原地。他想呼喊求救,喉咙却被一只无形冰冷的手死死扼住,只能发出绝望的“嗬嗬”声。

一道刺眼的白光骤然撕裂黑暗,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精准地打在角落。那里,几个鼓胀的麻袋诡异地堆叠着,深红近黑的粘稠液体正从袋口汩汩涌出,在地面肆意流淌,汇聚成一滩反射着幽光的血泊。那令人作呕的甜腥味,源头正是这里。

强烈的恶心感翻江倒海。就在他胃部痉挛,几欲呕吐的瞬间,那束死亡之光猛地转向,将他完全笼罩。强光灼烧着眼球,他本能地抬手遮挡,却在指缝间清晰地看到——光束的源头,阴影之中,一双眼睛,冰冷,粘腻,毫无人类情感,像爬行动物的竖瞳,里面翻涌着残忍的兴味和……一丝他灵魂深处感到的,毛骨悚然的熟悉感。

那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穿透他脆弱的皮肉,直刺入骨髓深处,冻结了他的灵魂。

“谁?!是谁?” 孩童无声的呐喊在死寂的仓库里回荡。

场景骤然切换。惨白,冰冷,无影灯刺目的光芒占据全部视野。身体被无形的力量死死禁锢在冰冷坚硬的手术台上。腹部传来一阵阵清晰无比的,被利器切割撕裂的剧痛。

冰冷的金属器械碰撞声在耳边放大,如同死神的低语。

一个扭曲变形的声音穿透水幕般的模糊感传来,听不清具体字句,但那语调冰冷,精确,带着一种评估实验数据般的绝对理性和漠然。

这语调,像一把淬了神经毒素的冰刀,狠狠剜进他混乱的意识核心。

“呃啊——!” 江怿猛地从病床上坐起来,动作剧烈地牵扯到腹部的伤口,剧痛让他瞬间清醒,却也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痛哼,额头上瞬间布满了豆大的冷汗。

被子滑落。他大口喘着粗气,心脏狂跳如擂鼓,几乎要冲破胸腔。病房里昏暗的灯光此刻显得无比安全,但梦中那刺眼的白光,粘腻冰冷的注视,腹部的切割痛感,与现实伤口的钝痛交织在一起,让他浑身冰冷,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下意识地蜷缩起身体,手指深深掐入床单,仿佛要抓住什么真实的东西来对抗那深入骨髓的恐惧。那冰冷的、评估般的语调,如同魔咒般在他脑中盘旋不去。

您看的是关于双强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双强,BE,双洁,悬疑派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