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回来的稻谷不能马上收进粮仓里,还需要清理出其中混杂的茎叶和杂草,晾晒直到干透。
王一博挑着八分满的箩兜回到家,用脚踢开院门,稳稳地走进去把箩兜放在了院子中间。他虽说有力气,但毕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挑不了太多,王丰也怕压着他,不许他每次装太多。如果是王丰自己来的话,箩兜肯定是装得满满的,甚至还能在上面堆出一个尖来。
王一博卸下扁担放到屋檐下,进屋用碗从水缸里舀了一大碗水,几口喝了个干净。忙活那么久,可是给他渴坏了。
喝完水,王一博随手用袖口擦了擦下巴上的水珠,放下碗重新回到院子里。把箩兜里的谷子倒在地上,拿起放在一边的耙子,王一博认认真真真地把成堆的谷子均匀摊开,再把其中夹杂的茎叶耙到一起,堆到一定的分量,就用簸箕给里面的谷子筛出来,剩下的茎叶则放到一边。这些茎叶也不会浪费,晒干之后就是绝佳的引火材料。
原本晒谷子最好是放在席子或是石板这种干净平整的地方的,这样可以减轻后面清理杂质的负担。但是王一博家的院子在建造的时候就被王丰牵着家里的老牛用石碾一点点压平整过的,加上知道这些天要在院子里晒谷子,王丰又赶着老牛仔仔细细地走了好几遍,只要扫干净了用来晒谷子完全没问题。
摊好谷子,王一博一刻也没耽误,挑上担子又回了田里。这时第一块田里的稻子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王一博被王丰打发着和肖战一起去割下一块田。他们家一共就两块水田,剩下一块要比这块小差不多一半。往年父子俩差不多得花上大半天才能完全收完第一块,今年有了肖战的帮忙,速度提升了不少。再加上有沈云帮忙做饭,也不用抽出时间回去忙活午饭,三人再加把劲儿,说不定还能赶上回家去吃午饭。
这边三人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那边沈云在家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她起了个大早,把自己收拾干净后就去厨房用罗汉果、陈皮煮了一大锅凉茶,临起锅的时候还往里面放了几朵菊花和一小把金银花。这些都是清热的东西,煮出来味道也不会太奇怪,正适合给肖战他们喝。
等王一博带着装好的凉茶回了田里,沈云看了看天色还早,先去把鸡圈收拾干净。今天大家都很忙,没空分出神来盯着鸡去啄菜,索性就关在圈里不放出来了。但是卫生还是要打扫的,在太脏的环境生活,鸡会很容易生病。
一只鸡要从一只巴掌大的小鸡崽养大成能下蛋的成年鸡,要花费的心血也不少,因此沈云很是重视这些鸡。总不能自己好不容易给养到这么大了,转头因为一点小问题让鸡生病吧?要是能救回来还成,要是救不回来,那之前的付出不就都白费了?别说什么生病的鸡也能吃,反正做熟了都一个味儿,肖战是绝对不会允许沈云吃病死的鸡的。
打扫完鸡圈,沈云转身进了自家的菜园子。清晨的菜园里,太阳还没完全升起,翠绿的菜叶上汇聚着一颗颗露珠,看着甚是喜人。
在菜园里转了一圈出来,沈云的手上多了两颗萝卜和两颗莴笋。沈云盘算着待会儿要做的菜,王一博拎了一块儿品相很好的五花肉来,加上家里的香肠和芋头,配上手里这些,完全可以做一顿很丰盛的午饭了。
洗干净的五花肉煮过之后切成薄片,配上同样切片的萝卜和切段的蒜苗备用。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把五花肉倒进锅里煸炒出油赶到一边放着。倒入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接着把萝卜放进去炒到断生,再和五花肉一起翻炒,期间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出锅之前把蒜苗放进去翻炒几下,一道回锅肉就做好了。
莴笋做起来很简单,洗干净去皮之后切片,锅里放油,放上几颗花椒和一点干辣椒段增香,下锅之后呛炒到断生就可以出锅了。这样炒出来的莴笋吃起来是脆脆的,干辣椒和花椒的香味也被恰到好处地激发出来,为这道平平无奇的素菜增添几分美味。
至于香肠就更简单了,洗干净之后直接放到芋头饭里一起蒸就行。等米饭蒸熟了,香肠也就熟了,之后在吃饭之前把香肠夹出来切片摆盘就能直接吃了。其实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香肠相比于放水里煮熟的来说,会更偏咸一些,沈云一般都不这么做。但是今天是秋收,考虑到肖战他们在地里晒着太阳忙活,肯定会出不少汗,香肠咸一点一方面是下饭,另一方面也可以顺便补充一些身体因为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盐分。
菜备好之后,沈云锁了院门去了王家,正好遇上挑着担子回来的王一博。
“一博,你们忙得怎么样了?要我去帮忙吗?”
王一博擦了擦脸上的汗,从沈云露出个笑来,“不用了婶儿,没剩多少了,阿爷和战哥已经在收尾了,我最后再去一趟应该就差不多了。”
“行。”沈云点点头,帮着他把谷子摊开,又把之前晒的谷子用耙子翻了面,“那我待会儿翻完面就回去炒菜,你们早点收完回来家里吃饭。”
“好的。”王一博应着,挑着担子又往田里去了。想着沈云做的比王丰做的不知道好吃多少倍的饭菜,王一博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今天会有什么好吃的呢?好期待啊……
要是阿爷做饭也像婶儿做饭那么好吃就好了,好羡慕战哥啊,每天都能吃到那么好吃的饭菜。好想每天都去战哥家蹭饭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