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琰紧紧握住湛婉的手,两人站在朝堂之上,俯视着下方熙熙攘攘的群臣。
高高的殿堂内,空气中弥漫着肃穆的气氛,朝阳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他们的身上,金光闪闪,但却难掩朝堂上的凝重。
“众位爱卿,”姜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宽敞的大殿内,“今日朕与皇后在此,与众位商议如何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愿听朕言,共谋大计。”
湛婉微微颔首,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人,温柔而坚定。
她的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朝堂上的反对声很快响起,几位守旧大臣站了出来,言辞激烈地反对姜琰和湛婉的提议。
“陛下,此举太过激进,恐会引起民心动荡!”一位白须长袍的老臣厉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是啊,陛下,祖宗成法不容轻改,若贸然行事,恐有不测之虞!”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警告。
朝堂上顿时变得紧张压抑,空气中仿佛有电流在流动。
湛婉的手心微微出汗,但她的眼神依旧坚定。
她知道,这些大臣的反对并非毫无道理,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时代的变革和进步。
姜琰的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众位爱卿,朕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时代在变,国家若要永葆繁荣,必须顺应潮流,因时制宜。”
湛婉接过话茬,声音温柔但不失坚定:“各位大人,我们的国家需要新的治国理念,才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祖宗成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反对声和质疑声此起彼伏,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湛婉感受到姜琰的手紧了紧,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两人的眼神交换中充满了信任与决心。
“各位大人,”姜琰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有力,“朕与皇后已经深思熟虑,我们会在尊重祖宗成法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新的治国理念。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
朝堂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面带微笑,声音清晰而坚定:“陛下、皇后,臣认为此举可行。祖宗成法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湛婉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姜琰轻轻拍了拍湛婉的手,目光中带着一丝坚定和自信。
“婉,我们一定会让国家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湛婉微微一笑,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琰郎,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面色凝重地低声禀报:“陛下,皇后,边关传来紧急军情……”湛婉眼波流转,目光落在几位先前反对最为激烈的守旧派大臣身上。
她轻轻一笑,声音柔婉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诸位大人忧国忧民,本宫与陛下感同身受。只是,时代更迭,百姓所求亦是不断变化。我朝如今与几位新兴的商贾世家合作,互通有无,成果斐然。想来,诸位大人也希望看到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吧?”
她话音刚落,大殿外便传来几声响亮的通报声。
几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商贾代表在侍卫的引领下步入大殿,朝着姜琰和湛婉恭敬行礼。
这些商贾代表带来的不仅是价值连城的贡品,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那些守旧派大臣的心头。
他们原本坚定的眼神开始闪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看到这一幕,湛婉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她自信而从容,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姜琰的目光也落在她身上,眼中满是赞赏和爱慕。
他轻轻点了点头,打破了朝堂上压抑的气氛,朗声道:“众位爱卿,朕与皇后皆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希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共创盛世!”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在探讨资源分配的问题上,各个地区的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争执不休。
“我豫州连年遭受旱灾,急需朝廷拨款赈灾,修建水利!”豫州刺史声嘶力竭地喊道,声音沙哑。
“我雍州地处边陲,常年遭受外敌侵扰,需要更多的军饷和粮草!”雍州刺史也不甘示弱,语气强硬。
“我扬州……”
议事厅内,争吵声此起彼伏,如同炸开了锅一般。
官员们互不相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所在的地区才是最需要资源的地方。
湛婉和姜琰坐在高位之上,只觉得一阵阵头痛欲裂。
殿内喧闹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们淹没。
湛婉感到姜琰的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心传来一阵温热的汗意。
她转头看向他,只见他眉头紧锁,
“够了!”姜琰猛地站起身,一声怒吼,如同惊雷般在议事厅内炸响,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他猛地扫视众人,眼神凌厉如刀,“尔等如此争吵,成何体统!”
姜琰的怒吼让喧闹的议事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他环视一周,目光如炬,带着帝王的威严和压迫感,让在场的官员们不自觉地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
“朕意已决,”姜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资源分配方案,便按朕拟定的执行。若有异议,可单独上奏,但休想在此吵闹不休,扰乱朝纲!”他将手中的方案重重地摔在案上,发出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官员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他们交换着眼神,眼中有不满,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姜琰绝对权威的敬畏。
豫州刺史嘴唇翕动,似乎还想再争取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默默地咽下了要说的话。
雍州刺史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手心,留下一个个鲜红的月牙印。
湛婉静静地坐在姜琰身旁,感受着周围弥漫的紧张气氛。
她知道,姜琰的强硬手段暂时稳定住了局面,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
她看了一眼那些新兴势力的代表,发现他们原本热切的眼神此刻变得闪烁不定,甚至带着一丝警惕和不安。
显然,姜琰的强硬作风让他们感到了威胁,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果然,散朝后,几位新兴势力的代表便借故离开了皇宫,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与湛婉和姜琰寒暄。
湛婉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与姜琰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担忧。
宫廷里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湛婉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玉镯,指尖冰凉,思绪万千。
她知道,接下来,她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琰郎,”湛婉打破了沉默,声音轻柔却坚定,“看来,我们得亲自走一趟了。”
姜琰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好,明日,我们便去拜访……”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宫外……宫外有人求见……”侍卫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慌。
翌日,湛婉并未选择在宫中接见新兴势力的代表,而是亲自前往了城郊的一处别院。
这处别院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几位代表平日里聚会的地方。
湛婉的突然造访,让几位代表颇感意外,但也感受到了她的重视与诚意。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湛婉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她身着淡紫色宫装,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高贵。
她并没有摆出皇后的架子,而是温和地与众人交谈,言语间充满了真诚与关切。
她细致地了解了他们的顾虑,并耐心解释了朝廷的政策,最终用她的智慧和魅力,化解了他们心中的疑虑。
“各位都是我朝的栋梁之才,”湛婉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你们的支持,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定能共创繁荣盛世。”
她的一番话,让几位代表深受感动。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继续支持朝廷,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湛婉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了他们的敬佩和信任。
湛婉回到宫中,宫廷上下都知道了她此行的成果,无不钦佩她的胆识和魄力。
她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
姜琰看着湛婉,眼中满是赞赏和爱慕。
“婉儿,你真是朕的贤内助。”他轻轻地将她拥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暖和柔情。
湛婉依偎在他怀中,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
她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他们的国家,为了他们的子民。
就在他们沉浸在这份喜悦和温馨之中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侍卫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慌,“边关……边关急报……”
湛婉和姜琰的心头,同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