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世 第一章:宿命的生辰之遇
在广袤无垠的北堂朝代,都城洛京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洛京城内,朱雀大街宽阔平坦,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街边店铺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乐章。街头巷尾,孩子们嬉笑玩耍,大人们则或是悠闲地漫步,或是在酒馆、茶楼里谈天说地,享受着这太平盛世的惬意时光。
顾一野转世成为尊贵无比的北堂墨染王爷,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令人敬畏的权势。而杨震则化身为清贵公子百里弘毅,虽无王爷的尊荣,却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聪慧过人的头脑。
在洛京城的核心地带,一座气势恢宏的王府屹立其中。今日,王府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北堂墨染王爷的生辰宴正在盛大举行。王府朱红色的大门敞开,仿佛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宾客。宾客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面带微笑,手中捧着精心准备的贺礼,络绎不绝地踏入王府。他们之中,有朝中的达官显贵,身着绣有精致图案朝服,举手投足间尽显官场的圆滑与世故;有富甲一方的商贾,服饰上的金银配饰闪烁夺目,满脸堆笑地与周围人寒暄,尽显商人的精明;还有来自各地的文人雅士,一袭长衫,气质儒雅,三两成群地交流着诗词歌赋,为宴会增添了几分文雅气息。一时间,王府内高朋满座,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酒香、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交织出一幅繁华热闹的景象。
北堂墨染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上绣着金色的蛟龙图案,金线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将天空中的星辰都绣在了上面。腰间系着一条白玉腰带,玉质温润细腻,更衬出他的身形修长挺拔,宛如苍松屹立。他的脸庞轮廓分明,犹如刀刻斧凿一般,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而明亮,仿若藏着无尽的星辰大海,又似能看穿世间万物。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举手投足间尽显尊贵与优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微微侧身,向身旁的宾客点头致意,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多谢各位前来,墨染深感荣幸。”那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在宾客们的耳畔,让人听了倍感舒适,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每一个字的发音都恰到好处,既展现出王爷的尊贵身份,又不失亲切之感,使得宾客们纷纷露出受宠若惊的神情,更加热情地回应着他。
与此同时,在洛京城的另一处,一座清幽雅致的府邸内,百里弘毅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中捧着一本古籍,专注地研读着。他一袭月白色长袍,衣袂飘飘,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仙人。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他的面容白皙如玉,仿佛是用最上等的羊脂玉雕琢而成,眉眼间透着一股清冷之气,仿佛世间的喧嚣都与他无关,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庭院中,几株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叶沙沙作响,与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公子,北堂墨染王爷生辰,邀请您前去赴宴。”一名侍从恭敬地走上前,微微低头,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小心翼翼,生怕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
百里弘毅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本就不喜热闹,更不愿参与这些世俗的应酬。但想到北堂墨染的身份,又不好直接拒绝。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古籍,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淡淡地说:“知道了,准备一下,我们这就出发。”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但微微蹙起的眉头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不情愿。
百里弘毅在前往王府的路上,街边的热闹景象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的心思全被即将到来的宴会占据,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在这场应酬中得体应对,又能尽量缩短停留的时间。他对这些社交场合的繁文缛节感到厌烦,可北堂墨染王爷的邀请又不容他忽视。
终于,他来到了王府门前。那朱红色的大门和进进出出的达官显贵,都彰显着王府的尊贵与奢华。他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其中。
刚一进门,一个身着华丽服饰的管家模样的人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职业性的笑容:“百里公子,里边请,王爷吩咐过,您来了一定要立刻引您入内。”百里弘毅微微点头示意,跟着管家穿过热闹的庭院,走向宴会大厅。一路上,他留意到周围宾客们的交谈,大多是关于朝堂局势、生意往来或者诗词书画,这些话题他平日里并不感兴趣,此刻更是觉得聒噪。
当他踏入宴会大厅,瞬间被眼前的热闹景象所震撼。灯火辉煌,仿佛白昼一般,无数盏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王府照得通明;宾客如云,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王府。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适应。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着,试图找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好让自己能暂时避开这喧嚣。他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眼神中带着几分疏离,与周围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
在角落里,他看到一张摆满水果和点心的桌子,便慢慢走了过去。刚拿起一块点心,还没来得及品尝,就听到旁边几个文人模样的人正在高谈阔论。
“此次王爷生辰,可谓是洛京的一大盛事啊,朝中各位大人都纷纷前来,足见王爷在朝中的威望。”一个戴着方巾的中年男子说道。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书生附和道:“是啊,王爷不仅身份尊贵,而且才学过人,听闻前些日子还为陛下出谋划策,解决了边疆的一桩要事呢。”
百里弘毅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对北堂墨染多了几分好奇。他之前虽听说过王爷的一些事迹,但都是些只言片语,如今听这些人谈论,似乎这王爷确实有过人之处。
就在这时,音乐声突然响起,众人纷纷安静下来。只见北堂墨染在一群侍从的簇拥下,缓缓走上大厅的主台。他的出现,让整个大厅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宾客们纷纷举杯,向北堂墨染敬酒祝寿。北堂墨染有条不紊地应对着,他的视线在人群中流转,偶尔会落在一些重要官员身上,与他们眼神交汇,点头示意,尽显社交场上的游刃有余。
随后,宴会正式开始,众人纷纷入席。桌上摆满了各种珍馐美馔,还有来自各地的美酒。乐师们在一旁演奏着悠扬的乐曲,舞女们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北堂墨染坐在主位上,开始与身旁的朝中元老交谈起来,他们谈论着近期朝堂上的一些决策,以及边疆的局势,言语间透露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宴会进行到一半,北堂墨染突然站起身来,举杯说道:“今日承蒙各位厚爱,前来参加墨染的生辰宴。为表感谢,墨染特意准备了一些节目,希望能博大家一笑。”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杂耍艺人走进大厅。他们表演着各种惊险刺激的节目,如喷火、吞剑、顶缸等,引得宾客们阵阵惊呼。在表演过程中,北堂墨染时而与身旁的人交谈,点评着节目,时而又端起酒杯,浅酌一口,享受着宴会的氛围。他与身旁的礼部尚书交流道:“这些杂耍艺人倒也技艺精湛,给这宴会添了不少趣味。”尚书连忙附和:“王爷所言极是,如此精彩表演,难得一见。”
表演结束后,北堂墨染再次开口:“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玩个小游戏。我出一个上联,各位若是能对出下联,定有重赏。”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都跃跃欲试。
北堂墨染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此联一出,众人皆陷入沉思。这上联不仅巧妙地嵌入了诸葛亮的名字,而且意境优美,想要对出合适的下联实属不易。
一时间,大厅里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几声低语。许多宾客都在小声讨论,试图想出绝妙下联,还有些人闭目沉思,绞尽脑汁。
就在众人绞尽脑汁之时,一个年轻的书生站起身来,说道:“我对‘风送荷香,郁郁濂溪周敦颐’。”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觉得这下联对得十分工整,而且巧妙地嵌入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名字,其号濂溪,以爱莲著称,“风送荷香”也与他的形象和作品意境相契合。
北堂墨染微笑着点头:“对得不错,赏!”随后,下人便端上了一份精美的礼品,递给了那书生。这份礼品是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皆为上品,书生接过时,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连连向北堂墨染道谢。
接下来,又有几位宾客尝试对下联,但都没有得到北堂墨染的认可。一位富态的商贾也站起身,清了清嗓子道:“我对‘日照金銮,步步匡胤赵匡胤’。”此言一出,众人一阵沉默,随后有人小声议论,觉得虽然嵌入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但整体意境和对仗与上联相比略显逊色。北堂墨染礼貌地微笑着说:“阁下勇气可嘉,只是这下联还可再斟酌斟酌。”商贾有些尴尬地坐下,脸色微微泛红。
北堂墨染又与身旁的几位官员交流了几句,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对众人的表现似乎都了然于心。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似乎在等待着那个特别的回应。
宴会逐渐接近尾声,宾客们开始陆续告辞。北堂墨染站在大厅门口,一一送别宾客,感谢他们的到来。他与每位重要官员握手道别,言辞恳切,尽显尊贵与谦逊。“张大人,今日能来,墨染深感荣幸,日后朝中事务,还望大人多多费心。”他对一位年迈的大臣说道。大臣连忙躬身:“王爷客气了,为国效力,乃臣分内之事。”
等大部分宾客都离开后,他的目光望向宴会大厅的角落,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此时,大厅里的侍从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桌椅杯盘,烛火微微摇曳,映照着空旷了许多的大厅。北堂墨染心中有些失落,他原本期待着在这场宴会上能有特别的收获,可直到现在,那种莫名的期待感仍未得到满足。
他缓缓走向大厅的主位,回想着今日宴会上的种种场景。那些达官显贵的阿谀奉承,商贾们的精明算计,文人雅士的高谈阔论,都如同过眼云烟。他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着自己内心深处究竟在渴望什么。
而此时,百里弘毅已经离开了王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还在回味着宴会上听到的关于北堂墨染的种种事迹。他对这位王爷的好奇愈发强烈,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与这场宴会、与这位王爷之间的奇妙联系。夜风吹过,他裹紧了身上的长袍,加快了脚步。
回到府邸后,百里弘毅径直走向自己的书房。他坐在书桌前,随手翻开一本古籍,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集中精力阅读。北堂墨染的身影和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暗自思忖:“这位王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他的出现,会让我内心如此不平静?”
与此同时,王府内的北堂墨染也没有入睡。他在庭院中踱步,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修长的身影。他抬头望着明月,心中同样充满了疑惑和期待。他隐隐觉得,在这场生辰宴上,似乎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而这件东西,或许与那个在宴会上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百里弘毅有关。
北堂墨染停下脚步,对身旁的侍从说:“去查查百里弘毅公子的底细,我要知道他的一切。”侍从领命而去,北堂墨染继续在庭院中踱步,等待着关于百里弘毅的消息。他相信,这个看似清冷的公子,或许会成为他命运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在百里弘毅的府邸,他也在吩咐自己的侍从:“去打听一下北堂墨染王爷的日常喜好和为人处世,我想多了解他一些。”侍从退下后,百里弘毅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试图梳理自己混乱的思绪。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生活或许将因为北堂墨染而发生改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北堂墨染和百里弘毅都在各自的府邸中等待着消息。北堂墨染收到了关于百里弘毅的详细资料,他得知百里弘毅虽然出身平凡,但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对古籍研究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才华在洛京城的文人雅士中渐渐传开,只是为人低调,不喜张扬。
百里弘毅也从侍从那里了解到北堂墨染在朝中的威望和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还关心百姓疾苦,时常向皇帝进谏有利民生的政策。他的才学和品德,在洛京城中备受赞誉。
这一天,北堂墨染坐在书房中,看着手中关于百里弘毅的资料,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决定邀请百里弘毅到王府中,再次深入交谈。他相信,百里弘毅的才华和智慧,或许能为他解决一些心中的困惑。
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封邀请函,派人送到百里弘毅的府邸。邀请函中言辞恳切,表达了他对百里弘毅的欣赏和想要进一步交流的愿望。
百里弘毅收到邀请函时,心中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期待。他也渴望能再次见到北堂墨染,解开心中的谜团。他回复了一封简短的信件,答应了北堂墨染的邀请。
几天后,百里弘毅再次踏入王府。这一次,他没有了上次的拘谨和疏离。管家依旧热情地迎接他,将他引到了王府的书房。
北堂墨染早已在书房中等待。他看到百里弘毅进来,起身相迎,脸上带着真诚的微笑:“百里公子,今日能再次相见,墨染十分高兴。”
百里弘毅微微欠身:“王爷客气了,承蒙王爷邀请,弘毅也深感荣幸。”
两人在书房中坐下,侍从送上香茗。北堂墨染看着百里弘毅,开门见山地说:“百里公子,上次宴会上,我便觉得公子才华出众,今日邀公子前来,是想与公子探讨一些学问和朝堂之事。”
百里弘毅点头:“王爷有何赐教,弘毅定当知无不言。”
北堂墨染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边境也时有动荡。我虽身为王爷,却也深感力不从心。公子饱读诗书,不知对此有何见解?”
百里弘毅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王爷,依弘毅之见,朝堂之乱,根源在于官员腐败和权力失衡。应加强监察制度,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合理分配权力,避免一家独大。至于边境问题,需恩威并施,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也可通过外交手段化解矛盾。”
北堂墨染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公子所言极是,与我所想不谋而合。只是这些措施实施起来,恐怕会遇到诸多阻力。”
百里弘毅微微皱眉:“王爷,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些阻力必须克服。王爷可联合朝中正直之士,共同推动改革。”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朝堂事务谈到诗词歌赋,从古籍研究谈到人生理想。不知不觉,天色渐暗,书房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北堂墨染看着百里弘毅,心中暗自感叹:“能与公子如此畅谈,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百里弘毅也微笑着说:“王爷过奖了,弘毅今日也受益匪浅。”
此时,管家走进书房,轻声说道:“王爷,晚宴已经准备好了。”
北堂墨染看向百里弘毅:“百里公子,今日就留在王府用膳吧,我们边吃边聊。”
百里弘毅没有推辞,点头应允。两人起身,一同前往餐厅。在晚宴上,他们继续着之前的话题,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陷入沉思。
晚宴结束后,百里弘毅起身告辞。北堂墨染亲自将他送到王府门口:“百里公子,今日多谢你的见解,日后还望公子能常来王府,与我交流。”
百里弘毅微微欠身:“王爷客气了,弘毅定当不负王爷所望。”
百里弘毅转身离去,北堂墨染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而他们的相遇,或许将改变北堂朝代的命运。
回到府邸后,百里弘毅躺在床上,回想着今日与北堂墨染的交谈,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隐隐觉得,自己与北堂墨染之间的缘分,才刚刚开始。而未来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