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隋文帝避暑仁寿宫

书名:隋文帝避暑仁寿宫 作者:渭城来客 本章字数:1132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6)两人说着进入厅内,落座之后,杨素说:“今日前来贵府是为建造仁寿宫一事向您请教来了。您自去年以来多次前往杜阳村考察,一定对怎么建这座宫有了打算。”

高颎说:“杨仆射所说甚是。杜阳这地方离京城不远,从它的气候看,确实比京城凉爽多了,那里的植被也很好。我和宇文恺考察之后,他初步绘制了一幅图,现在拿来让大人过目。”

仆人将图拿来之后,杨素在高颎的解说下了解着什么地方可建什么。

由于杨素不久前随皇上去过杜头,所以他对那里的山头、地形等很清楚,对图上的标示并不感到抽象。

高颎指着图说:“虽然在什么地方建什么是建这座离宫要考虑的一件大事。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是考虑怎么才能组建一支高效、务实的建宫领导班子。因为这个班子建好了,其他一切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离宫建成,而且在质量上让皇帝满意。”

杨素说:“高仆射所言极是。那么依您之见该怎样组建这支领导班子呢?”

高颎说:“将作大匠自然由莱州刺史宇文恺担任,他是我朝优秀的建筑专家,曾设计了大兴城,而且也初步设计了仁寿宫的建设图纸,一切情况他都熟悉;记室封德彝(568年-627年)可以担当土木监,这个人责任心强,让他管理土木施工,必定不会出错,质量上能绝对保证;总督工可以由崔善为(生卒年不详)担任,这个人虽然背驼身矮,但参加过我朝几个大的工程建设,经验丰富,记忆力超凡,能管住劳工,对事情尽心尽力,大可使用;王绰(生卒年及籍贯不详)为仁寿宫监(见杨炯《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杜阳村的那个杜大宝闾正您也认识,他也可以参与到里面,让他管理劳工的食宿,他肯定会很负责任的。其他人可以在工程开工之后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任命。”

对于高颎举荐的封德彝和崔善为这两个人,杨素比较熟悉封德彝,但他对崔善为却很陌生。

封德彝,又名封伦,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是北齐太子太保封隆(生卒年不详)之孙,当朝通州刺史封子绣(生卒年不详)之子,母亲卢氏出身于范阳卢氏,是北朝诗人卢思道(531年-583年)的姐姐。

杨素想起,开皇十年(590年),自己在率军征讨江南叛乱时,封德彝就是自己麾下的行军记室。

一次,自己召见封德彝,封德彝失足落水,被救起后,换了件衣服便来见自己,丝毫不提落水之事。

自己知道后问他原因,封德彝道:“这是私事,所以不必说。”自己对此非常惊异,觉得这个人还不错。

当杨素从高颎那儿得到建设仁寿宫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建议之后,就向高祖做了禀报并获得恩准。

很快,杨素以高祖的手谕为令,把建造大兴城的1500多名工匠中的1000名调集起来,准备向杜头村进发。

同时,他又派遣数百快骑到全国各地去给当地官员传达征调民夫的命令。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二月,已经到位的营建仁寿宫的30000多人的建筑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杜水河畔之杜阳村。

您看的是关于宫斗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宫斗,皇权富贵,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