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新科状元郎

书名:博君一肖:西窗烛 作者:墨竹ol 本章字数:3018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又是一个艳阳天,长安街再次热闹了起来。

  沿街的茶楼档口挤满了人,今日是殿试,殿试结束后便是状元游街。

  百姓们自是期待已久,而权贵们则是纷纷猜测,这前两日闹翻的王谢两家,到底哪家会夺得榜首。

  御座之上,小皇帝一脸严肃,目光扫过大殿中正在答题的举子们。

  视线锁定到其中一人。

  小皇帝招了招手,侧首的肖战注意到,走到他身边,“陛下可是乏了?”

  小皇帝摇了摇头,示意肖战再走近些,随即像是说什么秘密似的小声开口,“朕看到那个说兄长不好的人了!倒是一表人才。”

  肖战原以为小皇帝是有急事,却没想到说的居然是这个。

  “能得陛下青眼,是他的幸运。”

  小皇帝闻言却是急了,心道:朕可不是在夸他。看朕等会儿怎么为难他。

  但也只是想想,并不宣之于口,生怕肖战听到了又要说教。

  殿试只有一道题,时间是一个时辰,举子们很快答完,随后便是考官收卷,按顺序由翰林院大学士,丞相,摄政王,陛下分别看过之后做出最后的排名选择。

  肖战翻动着手中的卷子,一一标下排名建议。

  手中一顿,肖战只一眼便认出了王一博的字,这次的题目是关于大越与南疆的战事。

  肖战将整篇策论细细看过,条理清晰,言之有物,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将这份卷子放到一边,肖战又挑出两份觉得不错的。

  “本王以为,便是这三位了。”

  摄政王给出了选择,众人看向小皇帝。

  他自然是向着肖战的,肖战说好的那便是好的。

  丞相最近忙着与谢氏抗衡,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在他看来如今谁是新科状元根本就不重要。虚名罢了,能不能在朝中站稳脚跟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他自己当年的科举名次也并不高,如今不也官至丞相了。

  因此他也懒得跟肖战打擂台。

  大学士与肖战看法一致,本次科举的名次便就此定了下来。

  密封着的姓名被打开,举子的名字露了出来。

  礼官退下前去传令,随后按制留下前十名,由皇帝亲自问讯。

  小皇帝在肖战点出前三时便觉得有一人的字迹似乎有些眼熟,此时看到状元郎的名字他才发现,这不就是先前说肖战不好的那个。

  心中不满,他看向肖战,对方似乎早有所觉,含笑回望过来。

  群臣俱在,小皇帝也不好说什么。只在心中暗下决心,等会儿要好好为难王一博一番。

  对于殿试,王一博还是很有信心的。

  最后的结果也如他所料。果然进了前十,但具体名次还未公布。

  但根据站位,王一博知道自己肯定是稳了。

  但听到小皇帝问话时,他又没这么确定了。

  “王卿的文章朕印象很是深刻,不知王卿可否详细为朕讲讲对如今朝政的看法啊。”

  声音稚嫩,但气势还是在的。

  隔着珠帘,王一博看不清小皇帝和肖战的神色,但从语气中,他还是听出了皇帝陛下似乎不是很喜欢自己。

  面对小皇帝提出的问题,王一博不卑不亢,“启禀陛下,微臣只是为国本考虑,陛下少年英才,早日亲政百姓才能更加安心。”

  听到王一博这回答,肖战轻笑,倒是头铁。

  即使和自己已经站在了同一个阵营,但还是不愿意改口。

  小皇帝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似乎还想再说,却被肖战打断,“礼官可以宣旨了。”

  小皇帝嘟着嘴有些不满的看向肖战,但也知道是自己为难一个还未正式入朝的臣子实在是有些不对。

  状元游街是大越开朝以来的传统。

  换上正红的状元袍,腰间是皇帝亲赐的玉佩,正了正头冠,王一博整个人好不精神。

  未及弱冠的少年郎,一朝入试,连中三元。

  今日的京城,最得意的人物舍他其谁。

  状元这边准备着。

  临安楼的底层厢房内,肖战已经换下了亲王礼袍,就等着王一博从楼下路过。

  不多时,外面热闹了起来,推开窗外,肖战看向外面,不远处,枣红的高头大马上,英俊潇洒的少年郎神采飞扬,不知又要撩动多少少男少女的心弦。

  看着王一博身上落下的簪花与香囊,肖战眸色幽深。

  “卓文,东西准备好了吗?”

  卓文点了点头,从随从手里接过早已准备好的花束递给肖战。

  “都是今晨新鲜摘的。”

  肖战点了点头,挑挑拣拣,终于选出一个满意的,瞅准时机,手上用着巧劲,轻轻一抛,新鲜的似乎还带着露水的花枝稳稳地落在了王一博怀里。

  王一博正想向之前一样拂去,却突然若有所感,抬头看向某处。

  距离有些远,但王一博还是看清了肖战带着笑意的眉眼。

  窗外被关上,王一博收回视线。手中牵着缰绳的动作一紧,一只手拿起花枝,忍不住加紧马腹,加快了游街的进程。

  午膳是场宫宴,肖战将地点定在了南郊的行宫,王一博于是直接一路出城去了。

  今日确实是个好天气,阳光透过柳枝在湖面上洒下阴影。

  湖中可见几艘画舫,想来也是出门游玩的富家子弟。

  说是宫宴,小皇帝却是没有出席,不在皇宫内,又是人多口杂的宴会,肖战担心出事。

  礼官代肖战说了开场白,丝竹声起,舞娘们翩翩起舞。

  王一博无疑是今天的主角,不一会儿身边便围满了人。

  “状元郎好风采,做的一手好文章,来我翰林院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听闻状元郎平日里喜好百工,显然是我工部最为合适。”

  “王氏产业家大业大,明明是我户部更为合适。”

  几位大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王一博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插话的机会,“能够入朝为官,在哪里都是为了百姓做事。微臣全凭陛下安排。”

  御史们对此冷眼旁观,并不在意,这种世家子哪怕有一点爱国之心,但在他们的心中家族才是最重要的。

  比起王一博,第二名的榜眼倒是更得御史们喜欢,虽是寒门出身,但一言一行不卑不亢,将来必有大成。

  另有一派想要讨好谢氏的官员则是围在屈居探花的谢绥安身边。

  不知哪个部门的小官员正一脸谄媚地看向谢绥安,“他王二郎与摄政王走的近谁人不知,依下官来看,这状元的名头实在是名不副实。”

  谢氏与王氏已彻底闹掰,京中无人不知。

  说话人自然是想借着踩王一博来得到谢绥安的青眼。

  却不想谢三公子只是放下酒杯,神色淡淡道:“这是陛下定下的,大人莫不是喝多了?在朝为官还是慎言的好。”

  那人如梦初醒一般,擦了擦头上冒出的冷汗,默默退去了一边。

  酒过三巡,肖战离开了宴会现场。

  群臣也都寒暄结束,现场逐渐变得有些不可控起来。

  眼见对面的大人对着一旁的带来的侍妾动手动脚。

  王一博搞不懂这种场合肖战为什么会允许对方带侍妾过来,忍无可忍,王一博起身离开了。

  走出办宴的院子,王一博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行宫的位置很好,没叫侍从跟着,王一博沿着湖边欣赏了一会儿景色。

  想着去湖边小亭休息一会儿,却看到了一抹不算陌生的身影。

  刚想走,却已经被发现了。

  王一博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微臣参见贤王殿下。”

  逗弄着小世子,贤王笑道:“还真是巧了,摄政王竟是将宴会定在了这儿。倒是让本王遇上了咱们的新科状元。”

  话说的漂亮,但两人心知肚明,朝中四品以上官员肖战都有发请柬,自然是不可能落下贤王的。

  王一博抬手行礼,道:“殿下过誉了。”

  “说起来还是摄政王命好啊,一押便押中宝。好似未卜先知似的,早早便与王氏交好了起来。”

  王一博听出他的意思,淡淡道:“殿下不也曾押宝,只是未曾坚持罢了。”

  贤王闻言迷惑,“状元郎何出此言?”

  这下轮到王一博疑惑了,难道当初试探他的不是贤王?

  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这儿倒是热闹。”

  王一博回首,肖战又换了件月白的袍子,衬的他更加面若桃李了。

  贤王本想再多与王一博聊一聊,但见肖战来了便随意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肖战走到石桌边做好,檀香的味道从鼻尖划过,王一博突然福至心灵,“王爷可知道南山观?”

  肖战看了眼贤王远去的背影,瞬间明白了王一博的意思。

  都过去这么久了,王一博原来还在纠结当初的事情,肖战有些失笑,真是固执。

  不过对方一直没有将怀疑的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也是肖战没有想到的。

  “自然是知道的,周先生便是南山观的道士。”

  听肖战这么说,王一博终于确定了当初试探自己的确实是肖战了。

  只是肖战何必呢?

  与肖战接触的这段时间,在王一博看来肖战行事都是光明磊落,完全不像是那种会潜入旁人家里还嚣张留书的人。

您看的是关于ABO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ABO,年下,古代权谋,复仇虐渣,博君一肖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