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假期在阳光、沙滩和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接近尾声,回程的前一晚,别墅里却毫无悬念地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暴”。
起因是收拾行李时,张哲瀚想把自己买的那几瓶颇具当地特色的、味道浓烈的香料酱塞进已经爆满的行李箱,而龚俊坚决反对,理由是“味道太冲,会污染所有衣服”,并且“飞机托运可能泄露”。
“就几瓶酱而已!包装得好好的!怎么可能会漏!”张哲瀚蹲在行李箱旁,手里紧紧攥着那几瓶“心血”,抬头瞪着龚俊,眉头拧成了结。
龚俊抱着手臂站在一边,态度强硬:“我说不行就不行…上次你非要带那个什么水果罐头,结果呢?箱子打开黏糊糊一片,洗都洗不掉!”
“那都是八百年前的事了!你翻旧账有意思吗?”张哲瀚气得站起身,把酱料瓶往旁边小几上重重一放,发出“哐当”一声,“这酱我特意去找的,排了半小时队!必须带!”
“必须带?那你抱着它们自己飞回去!”龚俊也被他这态度拱起了火,声音不自觉拔高,“你看看这箱子还塞得下吗?为了你这几瓶破酱,难道还要单独买个行李额?”
“破酱?龚俊你再说一遍!这可是我排了半小时队买的!你知不知道尊重一下我的劳动成果?!”
“你的劳动成果就是给行李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和风险?张哲瀚你讲点道理行不行!”
“我不讲道理?就你龚老师最讲道理!什么都得按你的规矩来!行李箱怎么装你也要管!你是我爸啊?!”
“我是你老公!为这个家整体考虑!你能不能别这么任性!”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火气也越来越旺,从几瓶酱料上升到“你不尊重我”、“你太专制”、“你无理取闹”、“你不可理喻”的高度,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退让。
而就在“战场”旁边的开放式客厅地毯上,小初和喜宝正头碰头地拼着带出来的便携乐高。
对于身后父母愈发激烈的争吵,两个孩子只是在小初拼错一块零件时,同步地、见怪不怪地扭头看了一眼。
喜宝甚至还有样学样地拿起一块红色乐高,小嘴模仿着妈妈的语调,奶声奶气地对着小初手里的“飞船”说:“必须带!宝宝排队买的!”
小初则学着爸爸的样子,沉稳(自以为)地拿起一块蓝色乐高,对着喜宝的“小房子”反驳:“不行!会漏!黏糊糊!”
然后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眼,咯咯笑了起来,继续埋头拼自己的,完全无视了身后那场已经发展到“龚俊你今晚继续睡沙发!”、“睡就睡!谁怕谁!”的白热化争吵。
最终,这场酱料保卫战以张哲瀚气呼呼地把那几瓶酱塞进自己的随身背包(声称“我抱着它们飞!漏了算我的!”),以及龚俊黑着脸把行李箱暴力合上(拉链差点崩开)而暂告一段落。
回程的飞机上,气氛依旧凝滞。
张哲瀚戴着墨镜和降噪耳机,脸朝着舷窗方向,浑身散发着“莫挨老子”的气息。
龚俊则冷着脸看飞机上的财经杂志,手指把页面捏得发皱。
空姐送来飞机餐,张哲瀚瞥了一眼,是他不爱吃的鸡肉饭,立刻嫌弃地推开。
龚俊看到了,把自己那份牛肉饭默默换了过去,但还是板着脸,一句话不说。
张哲瀚看着面前的牛肉饭,嘴角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但还是硬撑着没动,也没道谢。
坐在后排的小初扒着座椅缝隙看到这一幕,小声对旁边的喜宝说:“看,爸爸给妈妈换饭了…”
喜宝啃着小饼干,含糊不清地说:“爸爸乖…有奖励…”
前排的龚俊和张哲瀚显然都听到了,动作同时一僵。
龚俊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张哲瀚则把脸往窗户方向又偏了偏,耳根却悄悄红了。
回到家,冷战持续到了晚上。
张哲瀚洗完澡出来,发现龚俊果然“听话”地把枕头从主卧搬走了,气得他对着空气踹了一脚。
而客房里的龚俊,躺在冰冷的床上,翻来覆去,怎么躺都不舒服,心里把那个“作精”老婆骂了八百遍,却又忍不住竖着耳朵听主卧的动静。
半夜,张哲瀚口渴,迷迷糊糊起来去客厅倒水,回来时,鬼使神差地路过了客房门口。
门没关严,留着一条缝。
他犹豫了一下,轻轻推开。
月光下,龚俊高大的身躯蜷在对他来说明显短了一截的客床上,被子只盖到腰际,看着竟有几分可怜。
张哲瀚心里那点气顿时消了大半。
他走过去,想把被子给他拉上去,手刚碰到被角,就被一只温热的大手抓住。
“就知道你会来…”龚俊的声音带着睡意的沙哑,手上用力,把人往怀里带。
“谁…谁来看你了!我路过!”张哲瀚嘴硬,却半推半就地被他拉上了沙发,挤进那个熟悉的怀抱。
“嗯,路过…”龚俊从善如流,手臂收紧,下巴蹭着他刚洗过的、带着清新香气的发顶,满足地喟叹一声,“沙发睡着不舒服,客床也硬…还是抱着老婆睡最好…”
“活该!”张哲瀚嘟囔着,身体却诚实地往他怀里贴了贴,找了个最舒服的位置。
………
第二天早上,小初和喜宝起床,看到爸爸妈妈又像连体婴一样出现在厨房,一个煎蛋,一个热牛奶,仿佛昨天的激烈争吵从未发生过。
小初淡定地给自己和弟弟倒好牛奶,对喜宝说:“看,好了…”
喜宝吸溜着牛奶,用力点头:“嗯!爸爸妈妈,乖!”
张哲瀚和龚俊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
好吧,看来他们这“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戏码,在两位小观众眼里,早已是家常便饭,甚至成了判断爸爸妈妈“乖不乖”的指标了。
这场因几瓶香料酱引发的“冷战”,最终在龚俊主动钻进张哲瀚被子,并保证“下次你想带什么就带什么,漏了我帮你洗箱子”的诚恳(且带着睡意)的承诺中,彻底烟消云散。
清晨,阳光洒满餐厅。
龚俊系着围裙,熟练地翻着煎蛋,张哲瀚则在一旁给孩子们的面包片上涂着果酱,两人手臂时不时自然地碰触一下,眼神交汇时带着心照不宣的暖昧和笑意,仿佛昨天那个吵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划清界限的人不是他们。
小初和喜宝并排坐在儿童餐椅上,淡定地吃着早餐。
喜宝伸出小手指,戳了戳哥哥,又指了指爸爸妈妈,用自以为很小的气音说:“哥哥,看!爸爸…妈妈…好啦!”
小初一副“我早就知道”的小大人模样,沉稳地点点头,同样压低声音:“嗯,每次都是这样…睡一觉就好了…”
张哲瀚正把牛奶杯递给龚俊,听到这话,手一抖,牛奶差点洒出来,脸颊瞬间飞上两朵红云,嗔怪地瞪了龚俊一眼。
龚俊也是忍俊不禁,接过牛奶杯的同时,在桌下轻轻捏了捏张哲瀚的手,压低声音笑道:“听见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这‘和好流程’,孩子们都门儿清了…”
“还不都怪你!”张哲瀚小声回怼,嘴角却忍不住翘起。
是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吵架、冷战、迅速和好,已经成了他们婚姻生活中一种奇特的、高效的“沟通”方式,甚至带着点旁人无法理解的默契和情趣。
某个周末晚上,两人窝在沙发上看电影,为着是看一部烧脑的科幻片(龚俊提议)还是一部轻松的文艺片(张哲瀚坚持),再次爆发“遥控器争夺战”。
“就看这个!我都期待好久了!”张哲瀚抓着遥控器不撒手。
“那个太闷了,看着容易睡着,科幻片多刺激…”龚俊试图讲道理。
“我不管!今天必须听我的!”
“昨天就是你选的!今天该我了!”
“遥控器在我手里就是我的!”
“张哲瀚你讲不讲道理!”
………
最终,龚俊仗着体力优势,“抢”过遥控器,切换了频道。
张哲瀚气得当场炸毛,抱起一个靠枕就砸向他:“龚俊!你混蛋!”然后气呼呼地起身,冲回主卧,“砰”地关上门,还落了锁,宣布:“今晚你睡客房!我不想跟专制的人一起睡!”
龚俊对着紧闭的房门,无奈地耸肩,对着旁边正在玩玩具、对此情景司空见惯的两个儿子摊手:“看,妈妈又生气了…”
小初抬起头,冷静地分析:“爸爸,你应该让着妈妈…”
喜宝鹦鹉学舌:“让着妈妈!”
龚俊哭笑不得,任命地走向客房。
然而,不到半夜,主卧的门锁就传来轻微的“咔哒”声。
张哲瀚抱着枕头,做贼似的溜进客房,钻进了龚俊暖好的被窝,嘴里还嘟囔着:“主卧的空调是不是坏了…冷死了…”
龚俊在黑暗中精准地将人搂住,低笑:“不是说不跟专制的人一起睡吗?”
“闭嘴!睡觉!”张哲瀚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恶声恶气地命令,手脚却自觉地缠了上去。
第二天,两人又是黏黏糊糊地一起出现在早餐桌上。
还有一次,两人都不想做饭,决定点外卖,在吃麻辣火锅(张哲瀚最爱)还是养生菌菇锅(龚俊偏好)的问题上再次产生分歧。
“天天吃辣对肠胃不好!”
“偶尔吃一次怎么了?一点辣都不吃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我这是为你的身体着想!”
“你就是不想让我吃喜欢的!”
………
吵到最后,谁也没说服谁,各自气呼呼地拿起手机,点了自己想吃的那份,并且互相放狠话:
“哼,我的火锅红汤滚滚,香死你!”
“我的菌菇汤鲜美醇厚,养生又美味!”
………
结果外卖同时送到,两人各自坐在餐桌一头,泾渭分明地吃着自己的锅底,空气中弥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香气,以及一丝诡异的尴尬。
小初和喜宝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自己拿着小碗,这边蹭一块爸爸锅里的蘑菇,那边捞一筷子妈妈锅里的肥牛,吃得不亦乐乎。
最后还是龚俊先败下阵来,夹起一片涮好的、裹满香油蒜泥的毛肚,默默放到了张哲瀚碗里。
张哲瀚动作一顿,看了看碗里的毛肚,又看了看对面假装无事发生的龚俊,嘴角动了动,也夹起一片鲜嫩的竹荪,放进了龚俊的菌菇锅里。
无声的和解。
一顿饭吃完,两人又凑在一起研究下次点什么新店,仿佛刚才那个互相拉黑(外卖APP)的人不是他们。
………
类似的戏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演一次。
从“谁去洗碗”到“周末去哪玩”,从“孩子教育方式”到“牙膏该从中间挤还是尾巴挤”……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用龚俊的话说:“我们家可以没有零食,但不能没有‘辩论赛’。”
而张哲瀚则反驳:“你那叫辩论吗?你那叫强词夺理!”
但奇妙的是,无论吵得多凶,放了多少狠话,甚至偶尔真的分房睡,他们总能以惊人的速度“破冰”。
有时是龚俊主动递上的一杯温水,有时是张哲瀚别扭的一句“吃饭了”,有时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有时……干脆就像孩子们总结的那样——“睡一觉就好了”。
用龚俊私下跟朋友调侃的话说:“我们家瀚瀚,作是作了点,但好哄也是真好哄…我呢,就让着点呗,自己娶的小祖宗,跪着也得宠完…”
而张哲瀚则会跟朋友吐槽:“龚俊那个狗男人,气人的时候是真气人,但…咳,看在他认错态度良好(并且身材不错)的份上,就算了呗…”
久而久之,连双方父母和身边好友都习惯了他们的相处模式。
张妈妈甚至会打电话问:“瀚瀚…最近没跟俊俊吵架吧?太安静了我还有点不习惯…”
龚妈妈也会叮嘱儿子:“俊俊,让着点瀚瀚,他心思细,你多哄哄…”
对他们而言,争吵似乎不再是伤感情的利刃,反而成了某种独特的沟通和磨合方式,是激烈而滚烫的烟火气,是确认彼此在意的方式,更是漫长婚姻里,一种带着刺痒却又无比真实的情感联结。
这大概就是属于龚俊和张哲瀚的,独一无二的婚姻智慧——在吵吵闹闹中,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在每一次的“分道扬镳”后,更加坚定地走向对方。
毕竟,用龚老师的话总结:“打是亲,骂是爱,床头打架床尾和,老祖宗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而张老师则会送上一个白眼,外加一句:“歪理邪说!”
但那双含笑的眼睛,却早已泄露了所有的答案。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