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任务:通宵电影马拉松

书名:世界末日唯一知情者
作者:小白彪

客厅的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光线与窥探。投影仪在幕布上投下斑斓的色彩,环绕立体声营造出沉浸式的音效。爆米花的奶油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混合着沙发毯子柔软的织物味道。

清单第十二项:通宵电影马拉松。

陈末准备了一摞影碟,从经典黑白爱情片到近年的科幻大片,种类繁杂,看似随心所欲。

林薇蜷缩在沙发一角,怀里抱着柔软的抱枕,目光落在幕布上,心思却早已飞远。周锐的警告言犹在耳,“上面”的关注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通讯尚未完全恢复,与“方舟”各节点的联系依旧时断时续,如同风中残烛。她必须尽快重新建立稳定的指挥链路。

电影一部接一部地放着。陈末看得很投入,不时随着剧情发出轻笑或点评几句。林薇则扮演着一个合格的观影伴侣,适时地递上爆米花,或在他讲解电影幕后花絮时,投去“崇拜”的目光。

但在毯子的掩盖下,她的手指正在一个伪装成普通移动电源的便携式信号中继器上快速操作。这是阿哲紧急送来的备用品,功率有限,只能在极近距离、且环境电磁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尝试进行短时间、低带宽的定向数据传输。电影放映时复杂的声光环境,正好提供了掩护。

她需要将一条至关重要的指令发送出去——启动“静默协议”,所有“方舟”节点转入深度潜伏,非必要不进行任何主动通讯,等待下一步指示。同时,她需要确认几个核心基地的状态。

数据传输的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爬升,每一次微小的跳动都牵动着她的神经。她必须确保信号不会被陈末察觉,也不会被可能存在的、来自“上面”的监控捕捉到。

就在这时,陈末换上了一部电影——《土拨鼠之日》。

影片讲述一个气象播报员被困在2月2日,不断重复同一天,直到他学会珍惜生活、改变自己。

剧情缓缓推进,男主角从最初的暴躁、绝望,到后来的麻木,再到最终利用这无限循环的时间去学习、去帮助他人,最终赢得真爱,打破循环。

当影片进行到男主角开始利用“无限时间”学习钢琴、冰雕,深入了解小镇上每一个人时,陈末忽然按下了暂停键。

画面定格在男主角在咖啡馆里,对女制片人说出她的人生经历和理想的那一刻。

客厅里只剩下投影仪风扇轻微的嗡嗡声。

陈末转过头,看向林薇。屏幕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让他的表情有些模糊不清。

“如果,”他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如果你像他一样,拥有无限次重启同一天的机会,直到你做出最完美、最不留遗憾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他的眼神深邃,带着一种纯粹的、求知般的探究,仿佛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

林薇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无限重启?完美选择?

这听起来不像一个假设性问题。这更像是一种……暗示?或者,是他内心某种真实处境的折射?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缓慢爬升的数据条上移开,迎上他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回答听起来像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浪漫幻想:“我大概……会用所有的时间去记住每一个细节,记住和你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然后,在每一次重启里,都更爱你一点。”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符合她当前“人设”的回答。

陈末静静地看了她几秒,唇角缓缓勾起一个极淡的、难以形容的弧度。那笑容里似乎有欣慰,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悲哀,还有一种……了然的温柔。

“很好的答案。”他轻声说,重新按下了播放键。

电影继续。男主角终于打破了循环,迎来了2月3日的清晨,与他爱的人紧紧相拥。

林薇却无法再投入剧情。陈末那个问题,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难道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他所知的“末日”,并非彻底的终结,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重启”?

这个念头让她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手掌下的移动电源传来极其轻微的一次震动——数据传输完成了!指令已发出,并且收到了来自三号基地和“教授”所在安全屋的简短确认反馈!

成功了!

她暗暗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电影马拉松接近尾声,窗外天色已隐隐泛白。陈末关掉了投影仪,客厅陷入一片朦胧的昏暗。

他伸了个懒腰,脸上带着通宵后的疲惫,却眼神清亮。

“累了?”他问,声音有些沙哑。

“嗯。”林薇点头,靠进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暖和有力的心跳。这一刻的宁静,虚假却令人贪恋。

“睡吧。”他搂紧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低声说,“明天……还有新的项目。”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推进感。

林薇闭上眼睛。

新的项目……在倒数计时的滴答声中,在多方势力的注视下,在她自己布下的迷局里。

通宵的电影结束了。

但她与时间,与命运,与身边这个神秘男人的马拉松,还远未到终点。

而《土拨鼠之日》那个关于轮回与重启的问题,像一枚种子,在她心中悄然埋下。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