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青莲特训第一课:气

书名:盛唐节奏大师
作者:燕子飞飞

皇家韵比资格赛的兴奋感尚未褪去,周律回到下榻的客栈,正准备仔细研究那份《乐府韵律秘要》,房门却忽然被不客气地推开。“周郎君好自在!”一个熟悉而豪放的声音响起,“某家寻你多时了!”周律抬头,只见李白斜倚门框,一袭白衣微敞,手中提着个酒葫芦,脸上带着几分醉意,眼神却清明如炬。他不请自入,环顾周律这间简陋客房,摇头笑道:“郎君住此等陋室,岂不委屈了才华?”“李...李前辈?”周律慌忙起身,有些手足无措。他没想到诗仙会突然造访,更以如此随性的方式。李白大步走进来,毫不客气地坐在房中唯一的椅子上,将酒葫芦往桌上一放:“某观郎君昨日韵比,技法新奇,思路清奇,然...”他故意拖长音调,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律,“气韵不足,根基浅薄,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周律面上一热,心知李白所言不虚。他确实主要依靠现代技巧和取巧致胜,缺乏这个时代韵律那种深厚的底蕴。“前辈慧眼如炬,”周律老实承认,“在下所学确与中原韵法大相径庭,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李白闻言大笑,拍案道:“好!知不足而后能改,善莫大焉!某观你是块璞玉,稍加雕琢,必成大器。”他忽然正色,“然皇家韵比非同小可,天下韵士齐聚,非小打小闹可蒙混过关。你若真想有所作为,须得接受某的特训。”“特训?”周律一愣。“正是!”李白站起身,白衣飘然,“某有一套独门韵法修炼之术,可助你脱胎换骨。如何,可愿拜某为师?”周律心中狂喜,能得诗仙亲自指点,这是何等机缘!他当即躬身行礼:“承蒙前辈不弃,晚辈求之不得!”李白满意地点头:“甚好!既然如此,特训即刻开始。随某来!”说罢,他不容分说地拉着周律就往外走。周律连换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拽出了客栈。长安街市正值午后最热闹时分,人流如织,各种叫卖声、吟唱声、交谈声交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交响。李白毫不在意旁人目光,拉着周律穿梭在人群中,白衣飘飘,宛若仙人下凡。“前辈,我们这是去何处?”周律好不容易跟上李白的步伐,气喘吁吁地问。“寻气!”李白头也不回,“你韵法中最缺者,气也!无磅礴之气,纵有千般技巧,亦是徒然。”周律似懂非懂。气?是指气势?气场?还是某种更玄妙的东西?不多时,李白在一处颇为热闹的酒肆前停下。这酒肆名为“醉仙楼”,三层高楼,宾客如云,里面传来的不只是酒香和喧哗,更有各种即兴的吟唱和击节叫好声。“此乃长安气韵最盛之处,”李白眼中闪着光,“今日第一课,便是教你何为‘气’!”两人登上三楼雅座,视野开阔,可俯瞰大半街景。李白毫不客气地点了酒菜,将酒葫芦往桌上一放:“今日不饮到醺然,不得归!”周律暗暗叫苦。他酒量平平,在现代最多喝点啤酒,面对唐代的烈酒,恐怕...酒过三巡,李白渐入佳境,开始指点江山:“韵法之至高境界,非技也,乃气也。气为何物?天地之呼吸,万物之脉搏,人心之共鸣也。”他指向窗外繁华街市:“你看这长安城,百万人聚居,各有悲欢,各有离合,然同在一片天下,共呼吸,同脉搏。此乃长安之气!”又指楼下一位正即兴吟唱的歌女:“你听她韵中带悲,为何能引人落泪?因她有真情实感,气韵相通!”再指远处隐约可见的皇宫飞檐:“你感受那巍峨宫阙,为何令人敬畏?因其聚一朝之气,纳天下之势!”周律听得入神,似乎捕捉到什么,却又难以言表。李白见他似懂非懂,便道:“且听某吟来——”他站起身,也不顾周围宾客目光,即兴吟诵起来。这次吟的不是激烈昂扬的《蜀道难》,而是悠远磅礴的《将进酒》。但见他不疾不徐,声音却如长江大河,滚滚而来,每一个字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力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周律屏息聆听。这一次,他不再专注于李白的技巧和节奏,而是感受那韵文背后的“气”——那种包罗天地、吞吐山河的磅礴气势,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那种及时行乐的豪迈情怀...他忽然明白了,这就是李白所说的“气”。非是简单的气势,而是一种与天地共鸣、与万物相通的内在力量。吟罢,全场寂静片刻,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李白淡然一笑,坐下继续饮酒,仿佛刚才只是随口吟来,不值一提。“如何?可有所感?”李白问周律。周律深吸一口气:“前辈韵中之气,磅礴浩大,晚辈...望尘莫及。”李白大笑:“非是要你学某之气!每人有每人之气,关键在找到属于自己的气韵!来,喝酒!酒能通神,能引气!”他给周律斟满一大杯酒。那酒色清澈,酒香浓烈,一看便知不是凡品。周律硬着头皮接过,心想大不了醉一场。“为寻气韵,干!”李白举杯。周律闭眼仰头,一口灌下。酒液入喉,如火烧般灼热,继而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他只觉得头晕目眩,天地旋转...“嗝...”他打了个酒嗝,眼前李白的脸变成重影,“前...辈...这酒...”话未说完,他身子一软,“噗通”一声滑到桌下,不省人事。李白一愣,继而拍桌大笑:“一杯即倒?哈哈哈哈!周郎君啊周郎君,你这酒量,如何寻得天地之气?气在何处?莫非随酒气散去了?”周围酒客也哄笑起来。有人笑道:“太白居士又寻到新乐子了!这西域小子有趣得紧!”李白笑罢,却也不恼,自顾自斟酒饮尽,看着醉倒的周律,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酒量虽浅,倒是纯真之人。某且看你醒后,能有几分感悟。”也不知过了多久,周律才迷迷糊糊醒来。头痛欲裂,口干舌燥,发现自己仍在醉仙楼雅座,窗外已是夕阳西下。李白正凭栏远眺,白衣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宛若仙人。“醒矣?”李白头也不回,“可还记得醉前所言?”周律揉着太阳穴,努力回忆:“前辈说...要寻气韵...”“然也。”李白转身,目光如电,“经过这一醉,可有所悟?”周律怔怔地回想醉前的感受。那时他虽头晕目眩,却似乎捕捉到某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整个长安城的生机与活力,仿佛通过那杯酒涌入体内...“晚辈愚钝,只觉...醉酒后似乎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周律谨慎地说。李白眼睛一亮:“哦?细细道来!”周律努力组织语言:“就是...那种千百万人共同生活、呼吸的感觉...那种蓬勃的生机...仿佛能听到这座城市的心跳...”李白抚掌大笑:“妙哉!虽未得全貌,已触门槛!”他拉起周律走到栏杆前,“你看这夕阳下的长安,看到了什么?”周律放眼望去。夕阳余晖中,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金色光辉下。远处炊烟袅袅,近处街市依旧热闹,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在呼吸,在跳动。“我看到了...生命。”周律轻声道,“无数生命的汇聚。”“正是!”李白重重拍了下栏杆,“这就是气!天地之气,众生之气!韵法之道,非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融入这天地之气,感受这众生之脉搏!”他情绪激昂,即兴吟道:“天地为炉造化工,阴阳为炭万物铜!聚则成形散则气,韵法本来一气通!”周律心中震撼,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他闭上眼睛,尝试放开身心,去感受李白所说的“气”。起初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头痛和酒后的不适。但渐渐地,当他静下心来,似乎真的能感受到某种流动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万家炊烟的生活气息,是街市喧哗的人间烟火,是夕阳西下的自然韵律...“我...好像感觉到一点了...”周律不确定地说。李白微笑:“善!第一步最难,既已迈出,后边便是水到渠成。”他语气转为严肃,“然切记,气非死物,乃流动变化之能量。韵法之要,在御气而非被气所御。”周律若有所悟:“就像前辈吟《蜀道难》时,并非单纯发泄,而是驾驭那种磅礴气势...”李白眼中闪过惊喜:“举一反三,果然可造之材!”他拍拍周律肩膀,“今日课程到此为止。明日此时,此地再见,某教你如何将气化为韵。”说罢,他不等周律回应,便长笑一声,白衣飘然下楼而去,留下几句即兴吟唱在空气中回荡:“天地为师酒为友,气韵相通自风流!明日再会醉仙楼,教你韵法贯斗牛!”周独立在栏杆前,望着李白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他终于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的韵律之道,那远比他想象的要深邃和奇妙。夕阳完全沉入远山,长安华灯初上。周律深吸一口气,仿佛真的能吸入这座千年古都的独特气韵。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明天的课程,将会带他进入一个更加神奇的韵律世界。而怀中的《乐府韵律秘要》,似乎也因他今日的感悟,变得有些不同了。那些圈点记号在暮色中微微发光,仿佛在回应着他与这个世界逐渐建立的连接。周律握紧栏杆,望向远方。气韵之道,他已触其门槛,而门后的世界,必将更加精彩。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