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走,良弓藏

书名:一响贪欢
作者:思君如狂

  大理寺的马车停在安远伯府朱漆的大门前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安远伯府作为京中老牌的勋贵门庭显赫,何曾被官府如此“登门拜访”过。闻讯而出的安远伯,一个年过半百,养尊处优的胖子,看到林绥一身青绿官服,手持大理寺的官凭,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林大人,不知是何要案,竟劳动您大驾光临我这小小的伯爵府?”

  安远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傲慢和质问。

  林绥没有与他废话,只是平静地出示了手中的公文:“大理寺奉旨查案,怀疑三年前一桩命案与贵府有关,需要向伯爷求证几件事。另外,根据线报,我们需要开棺检验府上三年前“病逝”的三小姐之墓。”

  “什么?!”安远伯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了。

  “开棺验尸?林绥,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女儿早已入土为安,岂容你如此羞辱!你这是污蔑!是构陷!本伯要上奏圣上,弹劾你滥用职权!”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绥的鼻子破口大骂。

  林绥面不改色,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伯爷若要弹劾,下官悉听尊便。但今日,这棺,我开定了。”他一挥手,身后的大理寺官差便要上前。安远伯府的家丁护院立刻围了上来,双方剑拔弩张,气氛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一辆更为华丽的马车,在数名东宫卫士的簇拥下,不疾不徐地驶来,停在了众人面前。车帘掀开,走下来的,正是太子周钰。

  他今日穿了一身亲王规制的朝服,神情严肃,不怒自威。他一出现,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齐齐跪下行礼。安远伯像是见到了救星,连滚带爬地扑了过去:“殿下!殿下您要为老臣做主啊!这林绥他……他要掘我女儿的坟啊!”

  周钰没有理会他,甚至没有看他一眼。他的目光,径直越过所有人,落在了那个独自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竹的青衣官员身上。林绥没有跪,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周钰,眼神复杂,有戒备,有探寻,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望。

  周钰缓步走到林绥面前,两人四目相对。周围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太子殿下的裁决。

  所有人都以为,太子会为了维护皇家颜面,为了他未来的岳丈家,而斥责林绥。然而,周钰却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过身,面对着惊愕的安远伯,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安远伯,林大人既是奉旨查案,你便该全力配合。大周的律法,高于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威严。

  “林绥,开棺!”

  周钰那声“开棺”,如同惊雷落地,震得在场所有人,尤其是安远伯,面如死灰。

  他瘫软在地,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太子殿下会帮着一个外人,来对付自己未来的岳丈家。

  林绥也怔住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周钰的打压,周钰的和稀泥,甚至周钰的冷眼旁观,却唯独没有想过,他会如此旗帜鲜明地站在自己这一边,用储君的身份,为他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他看着周钰的侧脸,那张他曾一度觉得充满了欲望与控制的脸上,此刻只有属于上位者的威严与公正。

  林绥的心,在那一刻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动摇。

  有了太子的命令,再无人敢阻拦。大理寺的官差在安远伯府下人的指引下,前往了后山的家族墓地。

  林绥与周钰并肩而行,两人之间隔着半步的距离,一路无言。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气氛有些奇异。

  安远伯府三小姐的坟墓很简陋,只是一个小小的土包,连一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可见其在家族中的地位低下。

  开棺的过程很顺利,当棺盖被打开的那一刻,一股腐败的气味扑面而来。

  棺中的骸骨保存尚算完好,随行的仵作立刻上前,开始进行检验。

  “殿下,林大人。”不多时,仵作站起身,神情凝重地汇报道。

  “死者为女性,年龄约在十六七岁之间。其舌骨有明显断裂痕迹,是典型的扼颈所致的窒息死亡。此外,死者肋骨有多处陈旧性骨折,生前应长期遭受过虐待。”

  此言一出,真相大白。这位三小姐并非“病逝”,而是被人活活掐死,且生前长期受虐。

  安远伯听到这话,再也支撑不住,彻底昏死了过去。

  周钰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了一眼那具可怜的骸骨,眼中闪过一丝戾气。

  他见过这个三小姐是个极好的人,可如今被如此虐杀。

  “林大人。”周钰转头看向林绥,声音冰冷。

  “此案,孤交给你全权处置。无论查到谁,牵扯到谁,都不必顾忌。孤给你特权,东宫的卫队,大理寺的人马,你皆可随意调动。孤只要一个结果,一个公正的结果。”

  他将查案的权力,以一种不容置喙的方式,完全交到了林绥手中。这不仅仅是支持,更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托付。林绥看着他,那双总是带着戒备的琥珀色眸子里,冰霜正在缓缓消融。他第一次发现,或许,他从未真正看懂过眼前这个男人。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周钰,郑重地,心悦诚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官礼:“下官,遵命。”

  有了太子的全力支持,案件的进展一日千里。林绥手持太子令,如同手握尚方宝剑,再无人敢阳奉阴违。他下令封锁了安远伯府,将所有涉案人员,包括昏迷中的安远伯本人,全部带回大理寺隔离审讯。

  大理寺的审讯室,一夜之间灯火通明。在如山的铁证和林绥缜密的逻辑推理面前,安远伯府众人的心理防线很快便被逐一攻破。真相的全貌,也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那位三小姐并非安远伯亲生,而是其夫人与人私通所生。安远伯碍于颜面,一直隐忍不发,却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了这个无辜的女儿身上,长年虐待。三年前,情窦初开的三小姐与画师柳子言相恋,并打算私奔。安远伯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家族的奇耻大辱。在一个雨夜,他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并伪造成病逝的假象。而为了永绝后患,他又派心腹家将,将柳子言诱杀,抛尸枯井。那柄匕首,正是那位家将的随身之物。

  案情水落石出,其过程之残忍,内情之龌龊,令人发指。林绥亲自撰写结案陈词,将安远伯的所有罪行一一列明,证据确凿,无可辩驳。按照大周律法,安远伯谋害两条人命,手段残忍,论罪当斩,其爵位亦应革除。

  “林大人,此案卷宗……真的要就这么呈上去吗?”王主簿看着那份足以让一个百年勋贵世家彻底覆灭的卷宗,手心仍在冒汗。

  “安远伯毕竟是皇亲,而且…伯夫人的嫡女还是太子妃的人选…”

  “正因如此,才更要呈上去。”林绥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

  “律法之所以为律法,便在于其公正。若因权贵而曲,则国法何存?殿下既然将此案交给我,便是信我能还律法一个公道。”

  他将卷宗郑重地封好,盖上大理寺的印信。他知道,当这份卷宗呈上御前的那一刻,他将彻底得罪京中盘根错节的勋贵势力,也将彻底断绝安远伯嫡女成为太子妃的可能。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两个枉死的冤魂,也是在回应周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卷宗呈上的第二日,圣旨便下来了。结果与林绥所奏完全一致:安远伯判处斩立决,家产抄没,爵位革除。圣旨下达,朝野震动。所有人都看到了太子殿下整肃纲纪的决心,也看到了新科状元郎那不畏强权的铮铮铁骨。林绥的名字,一时间传遍了京城内外,不再仅仅是“丞相之子”或“太子亲信”,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大理寺官员,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畏。

  当晚,林绥独自一人留在大理寺的公廨,将所有的案卷整理归档。忙完一切,已是月上中天。他推开窗,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踏实。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他回头望去,只见周钰一身便服,独自一人,悄然站在门口,正含笑看着他。那笑容里,没有了之前的霸道与试探,只有纯粹的,温暖的欣赏与……温柔。

  “殿下。”林绥起身,想要行礼,却被周钰抬手制止了。

  “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周钰缓步走了进来,目光扫过那已经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书架,最终落在林绥身上。

  “孤来看看你。此案办得很好,你没有让孤失望。”这句简单的夸赞,从周钰口中说出,却比圣上的嘉奖更让林绥心头微动。他垂下眼帘,轻声道:“是殿下信任,下官不敢辜负。”“你不是在为孤做事,你是在为你心中的公道做事。”周钰走到他面前,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但这一次,林绥没有感到丝毫的压迫与不适,反而觉得对方的气息让人安心。

  “林绥,孤以前……或许用错了方法。孤只是想让你看到,孤能给你想要的,也能护你周全。”林绥闻言,心中一震。他抬起头,对上周钰那双真诚的眼眸。他第一次意识到,或许周钰那些霸道的行为背后,并非单纯的占有,而是一种笨拙的,不知如何表达的保护。

  就在这气氛微妙的时刻,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喧哗声和铜锣声。“走水了!走水了!卷宗库走水了!”一名小吏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恐与黑灰。

  “什么?!”林绥脸色大变。大理寺的卷宗库,存放着大周开国以来所有的刑事案卷,是整个国家的司法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来不及多想,立刻转身向外冲去。

  周钰紧随其后,神色同样凝重。两人赶到时,只见存放卷宗的后院已是一片火海,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夜空。官差们提着水桶,乱作一团,但火势太大,根本无法靠近。那火,起得太快,太猛,绝非意外。

  “里面还有人吗?”林绥抓住一个官差,急声问道。

  “守库的两位老吏……恐怕……恐怕已经……”那官差声音颤抖,说不出完整的话。

  林绥看着那冲天的火光,心往下沉。这明显是纵火灭口,是安远伯一案的余党,在做最后的反扑。他们不仅要烧毁罪证,更要将他这个主审官置于死地。就在他思索间,火场中一根燃烧的横梁“咔嚓”一声断裂,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砸了下来。“小心!”周钰惊呼一声,想也没想,一把将林绥推开,自己却因来不及躲闪,被那燃烧的横梁擦过了手臂。他闷哼一声,手臂上的衣料瞬间被烧焦,烙下一道狰狞的伤口。

  “殿下!”林绥被推倒在地,看到这一幕,目眦欲裂。他从未有过如此刻骨的惊慌,仿佛心脏都被人狠狠攥住。他爬起来,不顾一切地冲到周钰身边,看着他手臂上那道焦黑的伤口,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您……您怎么样?”

  周钰忍着剧痛,摇了摇头,他反手抓住林绥,将他护在身后,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混乱的火场:“别管我!这是调虎离山,他们的目标是你!来人,护驾!保护林大人!”

  东宫的卫士立刻围了上来,将两人紧紧护在中央。而就在此时,数道黑影,手持利刃,从火场的阴影中悄然冲出,直扑被卫士围在中心的林绥。

作者说

烽烟起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