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叮叮当当地出了梅花镇,王一博才想起来:“是了,肖大哥,一共花了多少钱啊?”
“你给了我三两,我自己带了一两,几乎都花完了,还剩几个铜板。”
剩下的余额在啪嗒买菜里,拿也拿不出来,肖战觉得以自己对他的了解对方肯定是不会再要的。
果然,王一博只是点了一下头没再问什么,倒是他自己后知后觉:“等回去了我再拿一两银子给你。”
对方没应这话,只是反问他:“肖大哥,你如今手头充足吗?”
以后是要长期合作的关系,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如实回答:“还真没多少余裕了。”
“那就不用给了,回本也不是那么快的事,你自己也得再留点过日子。”
这话听得肖战一愣,看出了他情绪的变化,王一博接着解释:“这点子是肖大哥想的,进货也是你忙活,到时候上手做肯定也是你来的,我们只能帮着打下手出力做杂事,主要还是你。”
“但你手头不宽松,把钱全投进来一时半会儿回不了本也怕后头万一有什么事那实在是艰难,不如钱我多投一些,两相比来也能平一平,以后真做起生意有了赚头,咱们就可以……”
听到这儿,肖战倒也明白了意思,两人不约而同开口:“四六分/五五分!”
“嗯?”
两人都是有些意外地看向对方,四六分是王一博说的,五五分是肖战说的。
王一博摇摇头:“做生意这个想法是肖大哥你起的,我不过是出些钱帮个忙,主要还是你,四六我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五五是万万不行的。”
不料肖战却一口回绝:“说得轻巧,能多出钱可不比什么都难得?更何况虽说初期看着像是我占份多些,其实后头定下上手了一定是你们家出力多,毕竟你们家三个人能干活呢。而且我这点子也是靠你润色的,若没有你这事儿定也是起不来的。要我说就五五分,省得日后再生纠葛,这是最好了!”
对方坚定的态度反倒叫王一博有些摇摆,谁料肖战一拍手:“就这么定了,不说别的了,只要后头做事咱们齐心协力,就再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一番话倒也有理,最终王一博只能笑了笑点头:“那我就受下肖大哥这份好意了。”
“哪儿的话。”
驴车向前走了一段后,肖战又想起什么:“哦,对了,还有馄饨的钱没给呢。”
盘算着这钱他只能回家后取了再给了。
“那个不算,本就我该付。”
“这是什么道理啊?”
肖战睁有些不解。
“说好了你的一日三餐归我家管了,那自然这馄饨钱也是该我家出了。”
见那人一本正经,他也不欲再纠结这个几文钱,对方总有话能说服自己:“好,那我可得多动动脑子替咱们多赚一些钱了,否则便是辜负你的信任了。”
驾车的人笑笑没说话,只是攥紧了手里的缰绳。
快到老梧村的时候肖战想起来什么:“博哥儿,你今次怎么没给他们买点饴糖啊?”
这事王一博心里是早有打算的:“三勤只能少吃点,他吃了甜的容易咳嗽,四芽我也盯着她不让多吃,要烂牙的,上回买的还剩一半呢,买多了吃不掉要化的。”
了然地点点头,肖战就没多问。
进了村路上碰到些相熟的村民都会顺口问一句“去哪儿了?去干嘛的?”之类的话,他们统一回答是去镇上买些家里日用的东西,反正东西都放在盖了油布的篓子里别人也看不到,这么说了一般就不会多问了。
将驴车停在家门口,两人合力将篓子搬下来,王一博唤了弟弟妹妹出来帮忙,自己则先去了村长家还驴车。
菜谱肖战大体清楚,也就没等他就先带着两个小的先着手做,而且凉皮凉面这东西其实也不需要多少厨艺。
将所需要的东西都在桌上摆开,两个小的啧啧称叹,很多都是他们没见过的,肖战便给他们尽量解释。
看完了新鲜开始干活。
王三勤负责生火,王四芽负责把茱萸那些药材给舂碎,肖战则负责煮面。
锅开下面,煮熟后捞出过凉水,沥干后加点油拌匀就算好了,这时候王一博也回来了,多了个成年人帮忙,速度更快。
黄瓜去皮切丝放到一边,就开始熬他们本地的辣椒油。
热锅下油,油热后将舂碎了的药材一口气下锅,立即发出了呲啦声,没一会儿就飘出了香气,还带着些呛劲儿。
掌勺的肖战早有准备,其他几个人没防备都打了两个喷嚏,王三勤更是不停咳嗽起来,当妹妹的赶紧把哥哥赶出了灶房,自己接下了看火的任务。
放的比例肖战一开始没有数,只是凭感觉,等锅里的药材变色后尝了一点,接着又加了一点茱萸,并叫王四芽把火压小,再尝一下,才觉得是差不多了。
“你尝尝呢。”
肖战说着用自己刚刚的筷子挑了一点伸过去,伸出手才想起这是自己用过的筷子,但对方已经一脸坦然地就着筷子尝了一口,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可以,挺香的。”
“我也觉得不错,只是比起价格不菲的辣椒油还是差了些。”
虽然没有他在现代吃的那些油辣子够劲儿,辣度也只能算微辣,不过肖战也知道就凭这几样东西能被自己熬出这种味道来已经很不错了。
王一博倒不遗憾他们做不出一两银子一罐的口味:“那是肯定的,一分价钱一分货。”
王四芽深吸一口气嘟囔:“好香啊,肖大哥,我也想尝尝!”
“等会儿做好了你直接吃吧,光吃辣油有什么意思,我现在就做。”
安抚了那小姑娘,他就赶快做下一道工序,虽然以前从没有做过不过倒也没少吃,摸索着基本能还原出来,逐渐也就上手了。
夹了一筷子放凉的面到碗里,加了点自己熬的辣油,再放一勺蒜水、一勺拌面酱油、一点盐花,最后加些切好的黄瓜丝、烤麸、黄金豆以及自家做的一点腌菜碎,一拌,就成了。
照着同样的方法又做了加买的辣椒油的,还有一份什么辣油都没放,给不能吃辣的王三勤。
都做好了,才把在外头等的那个唤进来。
一进来就闻到了扑面而来的香味,引得他连连赞叹。
几人各拿了筷子与小碗,想尝哪个就夹一筷子,拌匀的凉面咸淡适中,面条劲道,间或夹杂着清爽的黄瓜丝、软弹的烤麸与香脆的黄金豆,腌菜混在其中,一口咸一些一口淡一些,更叫人欲罢不能。
加了辣椒油的那一份多了些利落的辣劲儿,叫人直呼爽快,而加了熬的辣油的那一份则多了些柔和的辛味调和,带着淡淡的药香,两者倒是各有千秋。
见他们吃得开心,肖战又切了凉皮来拌,虽口味几乎大差不差,但口感却是不同的,比如王三勤就更喜欢凉皮,而王四芽则更喜欢凉面,能给客人提供选择也能让生意更全面些。
吃过午饭的几人分食完这些后也几乎有些撑肚子了,互相看看都笑起来。
“大哥,这就是你先前说要和肖大哥合力做的生意吗?”
被弟弟问及此事王一博点了头,虽然这个家是他在当,但什么事他都会和两个小的说,要有意见也是会听的:“目前就打算卖这个,后头可能会再做调整,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这个东西这么好吃,一定生意好!”
王四芽吃得一嘴油,冲在第一个开口,王三勤更稳重,想了想才道:“应该可以一试,哪怕生意不好我信大哥也能及时止损的。”
王一博笑了一下点头。
几人把灶房收拾了一下,小兄妹两人去挑野菜了,他们两个大的则商议一些其他的事。
“有的人如果两种都想吃但是又不想买两份的话,我们也可以卖各半,一样一半拼一下。”
这个提议肖战本来想说的,却没想到叫王一博抢了先,他赞同之余又赞叹:“博哥儿还真有些做生意的天赋。”
对方没搭腔他也没觉什么,继续说:“我们也可以在凉皮凉面里加东西,加点肉丝、鸡蛋什么的给客人挑选。”
什么火腿肠、里脊肉、香肠之类的这里是没有,啪嗒买菜上价格也贵,肖战干脆因地制宜,加一些比较常见好买的东西,他也不能每次但凡要买什么就去麻烦“镇上的货商”。
却不想王一博并未赞同:“凉皮凉面对于镇上的百姓来说本就是新鲜事了,还提供了辣与不辣、什么辣的选择,这就已经够了,我们刚起步,选择太多也未必是好事。更何况我们现在没有多少做这门生意的经验,食材准备的量也都是没数的,如果还要再准备那些加菜怕是忙不过来,可以等卖熟了之后再说。”
肖战仔细想想也觉得在理:“确实,那就等后头再说吧,我们也分大小碗卖吗?”
“不分。”
王一博似乎早有打算:“馄饨能分大小碗是因为本就一个一个的方便做,而凉皮你买回来的就是一张一张定好大小的,要切个什么六成七成的都不好把握分量。面条倒是好掌握,但凉皮不能分大小碗,凉面最好也一起不分。”
“有道理,那就不分吧。”
剩下的就是定价的问题了,对于这里的市场价肖战并不熟悉,干脆直接请教对方:“博哥儿,你觉得怎么定价好?”
“不辣的六文一碗,用我们自己熬的辣油就七文一碗,用买的辣油就九文一碗。这个价格我算过了,对我们而言定价低但对客人来说并不算低,我们生意毕竟刚开始,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卖贵了只怕难以开头,先薄利多销吧。”
这些道理肖战都明白,他也理解定价的不同,毕竟那可是一两银子一罐的辣椒油,可又有些担心:“加那种辣椒油的价格定那么高,会有人愿意买吗?”
“咱们要收本嘛,没办法。”
王一博无奈一笑:“而且的确那种口味更好,我想应该有人愿意为它多花两文钱的。”
“既已都定好了,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开张?”
“去同大爷爷家说一声,明日再去一趟镇上看能否买到摆摊的桌子,行的话我们就后天正式开始摆。只是,到时候我们每日要去镇上,却不能天天都借驴车,怕是要自己靠脚走了。”
听到最后一句,肖战不免露出些痛苦的表情,见状王一博笑起来,宽慰:“等攒些钱了咱们也可以合买一辆驴车,能方便很多,以后也少不了要用到。”
“行,那就走吧。”
肖战也只能一咬牙应下了。
十四·终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